Monday, April 3, 2017

平埔族


平埔族是分佈在蘭陽平原、東北角、北海岸、臺北盆地、西部海岸平原到臺南、高雄、屏東一帶,南島語族(Austronesian Lingustic Family)的一支。由於地緣上濱海的因素,平埔族與亞洲其他地區的南島語族,一直以舟船互有來往;卻也同樣因地緣關係,當臺灣浮現於世界歷史的舞臺後,不得不首當大量來臺之外來人群政治、經濟、語言、文化等力量的衝擊。因此,自17世紀始,平埔族就面臨族群文化認同與抗爭、消失與保存的危機。
有關平埔族的人口統計,最早見於荷蘭時代的戶口調查表,當時的總數大約在4-6萬之間。日據時代的幾次調查,也約略在4-6萬之間﹔而自從戶籍資料的種族欄取消後,平埔族的人口,便不容易估算了。
儘管如此,當20世紀初,日本人在臺進行民族誌的各項調查、研究時,仍能多少藉諸族群的地緣關係、部落起源與移住傳說的歷史關係、社會組織形態的社會關係,及體質、語言的異同等原則,對平埔族提出科學的分類。
二、平埔族的分類

「族群」概念的引進與實際操作上的分類,大致成形於日據初期的調查研究者。1895年臺灣割日後,殖民政府為了有效治理臺灣,花費許多人力、物力,對臺灣南島民族從事民族學、體質人類學等領域的調查與研究。因此,由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首開其端,在大分類上延續清代的「高山」、「平埔」兩個範疇,其下劃出的族群將近二十支。
   平埔族群的分類,各家學者甚有出入,普遍來說,大致可分為:噶瑪蘭(Kavalan)、凱達格蘭(Ketagalan)、道卡斯(Taokas)、巴宰(Pazeh)、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馬卡道(Makatau),簡略介紹如下:
   噶瑪蘭族,19世紀前主要分佈於蘭陽平原;40個左右的部落,以蘭陽溪為界,分散於溪北、溪南海拔大約5-10公尺的低濕平地上。荷蘭時代的人口,約有1萬人左右﹔漢人入蘭時(1810年),則為5千人上下。道光、同治、光緒年間,由於生存競爭壓力大,族人除在宜蘭境內小幅移動或遷往今三星鄉外,不少人亦遷往花蓮,開創新天地。
   凱達格蘭族,是馬賽人、雷朗人、龜崙人三群人的總稱。馬賽人,主要指北濱地區的金包里、大雞籠、三貂三個社群;雷朗人的分佈,以大漢溪、新店溪流經的臺北平原為主;龜崙人,大致散居在林口台地的南崁溪流域、大漢溪中上游到桃園一帶。
   道卡斯族,指鳳山溪到大甲溪之間新竹、苗栗、臺中縣地區的原住民;即清代以後,所謂的竹塹社、後壠五社與蓬山八社等三大社群。
   巴宰族,為清代中部地區歷史舞臺上最活躍的民族;以岸裡、朴仔離、阿里史、烏牛欄四大社群為主,分佈在環繞豐原,北起大甲、南到潭子、東至東勢、西迄大肚山,大安溪與大肚溪之間的地域。
   拍瀑拉族,主要有大肚、水裡、沙轆、牛罵四社;地理分佈上,係在大肚溪以北、清水鎮以南、大肚臺地以西的海岸平原。
   巴布薩族,有東螺、二林、眉裡、半線、紫仔坑、阿束、馬芝遴、巴布薩等社,大致分佈在大肚溪以南,到濁水溪以北的地域。
   洪雅族,分佈在北起臺中縣霧峰、南迄臺南新營以北的地帶,可以分成Lloa、Arikun兩支,約有十三社。
西拉雅族,一般又區分為兩群:西拉雅四大社──即原住於臺南平原的新港、大目降、蕭壠、麻豆四社,及大武壠四社──原住於臺南縣烏山山脈以西,曾文溪流域平原地帶的頭社、霄里、芒仔芒、茄拔四社。
馬卡道族,原住於鳳山地方高屏溪到大武山腳的廣大平原上,即清代文獻中非常著名的「鳳山八社」。
三、20世紀前期平埔族的人口與分布
   日據初期,臺灣總督府在行政上繼承了清末民間社會及官方政治經濟體系的人群分類──漢人、熟番與生番,並基於熟番「百年前即漢化」,且大多居住在普通行政區的事實,而讓熟番與漢人一起編入地方基層行政空間,適用普通行政法,成為所謂的「帝國臣民」。清代以來的熟番身分,主要存在於戶口制度的種族欄及統計分析的項目,而不是「理蕃」政策的實施項目。
   1905年第一次臨時戶口調查後,臺灣總督府對平埔族的家戶人數、聚落分佈等實況有了具體瞭解,表1即為當時普通行政區的熟番人數與分布狀況。
表1  1905年全臺普通行政區的平埔族人口與分布
區域別
合計
區域別
合計
臺北廳
329
237
566
斗六廳
76
62
138
基隆廳
266
231
497
嘉義廳
15
10
25
宜蘭廳
1366
1360
2726
鹽水港廳
1226
1398
2624
深坑廳
20
8
28
臺南廳
1844
1882
3726
桃園廳
326
144
470
蕃薯寮廳
4639
4778
9417
新竹廳
512
465
977
鳳山廳
34
50
84
苗栗廳
994
939
1933
阿猴廳
4220
5157
9377
臺中廳
143
139
282
恒春廳
1227
1271
2498
彰化廳
107
125
232
臺東廳
3026
2941
5967
南投廳
2338
2527
4865
總計
22708
23724
46432

資料來源: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編,《明治三十八年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地方之部)》,頁2-25。
以上數據,不但讓我們掌握了二十世紀初的平埔族人口數,也展現他們的空間分佈特性。經過百年的漢人入殖,蘭陽平原的噶瑪蘭人仍維持普遍的自覺與集體認同;苗栗的後壠社群,勢力還很明確。中部的平埔族,集中在埔里;南部的平埔族,今臺南、高雄部份顯然結集在近山地區;屏東平原,則是分佈最為均勻的地區。花、東做為後山吸納平埔族人口的地區,顯然保留不少元氣。當這個分佈狀況經調查而整理出來後,連伊能嘉矩也不得不讚嘆「曠古之謎」終於開解。
   表2即為相隔三十年後(1935)的熟番人口,與1905年相較,數量頗有增加,但空間分佈卻大致略同。
表2  1935年的全臺平埔族人口與分布
區域別
合計
臺北州
1,261
1,097
2,358
新竹州
1,371
1,180
2,551
臺中州
3,590
3,620
7,210
臺南州
4,710
4,712
9,422
高雄州
13,176
13,386
26,562
臺東廳
1,901
1,799
3,700
花蓮港廳
3,013
2,996
6,009
合計
29,022
28,790
57,812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昭和十年國勢調查結果表》,頁158-307。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A9E092C6104ACAD5&type=D553881BB72C42C9D0636733C6861689





平埔族在17-18世紀的地理分佈、部落名稱,迄19世紀後開始鉅變。移臺漢人,在嘉慶年間,丁口已近2百萬;平埔族以數萬之軀、守千里之地,人數上是兩極的對恃。當平埔族原居的土地開始流失、轉移到漢人手上時,平埔族群的生活空間縮小,食物供應減少,人口的生息孳養也日益無力;在生存壓力下,平埔族群展開了各種因應行動。
18世紀中葉,平埔族群在逐漸成形的清代族群政策導引下,主動或被動的移居土牛線界,成為清廷守邊的主力。19世紀中葉,臺灣史上最為人熟知的族群大遷徙次第展開,此即西部平埔族群大範圍、主動性的集體移動。中部平原的道卡斯、巴宰、拍瀑拉、巴布薩與洪雅等族,曾經集體翻越中央山脈,進入蘭陽平原;其後,中部各族更大規模的移動,則是有計劃的遷入埔里盆地。至於南部的西拉雅、馬卡道等族,不是遷移到高雄、屏東山麓地帶;便是順沿楠仔仙溪、荖濃溪,深入中央山脈;或繞道恒春、臺東,散入花東地縱谷與海岸地帶。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也在同時往南進入花蓮平原北段。二十世紀初的族群空間分佈,已經更為零散化與多元化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