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道法自然(1)
第2節:道法自然(2)
第3節:道法自然(3)
第4節:道法自然(4)
第5節:道法自然(5)
第6節:道法自然(6)
第7節:道法自然(7)
第8節:道法自然(8)
第9節:道法自然(9)
第10節:道法自然(10)
第11節:上善若水(1)
第12節:上善若水(2)
第13節:上善若水(3)
第14節:上善若水(4)
第15節:上善若水(5)
第16節:上善若水(6)
第17節:上善若水(7)
第18節:上善若水(8)
第19節:上善若水(9)
第20節:上善若水(10)
第21節:上善若水(11)
第22節:上善若水(12)
第23節:上善若水(13)
第24節:上善若水(14)
第25節:仁者愛人(1)
第26節:仁者愛人(2)
第27節:仁者愛人(3)
第28節:仁者愛人(4)
第29節:仁者愛人(5)
第30節:仁者愛人(6)
第31節:仁者愛人(7)
第32節:仁者愛人(8)
第33節:仁者愛人(9)
第34節:仁者愛人(10)
第35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1)
第36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2)
第37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3)
第38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4)
第39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5)
第40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6)
第41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7)
第42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8)
第43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9)
第44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10)
第45節:淡泊明志:人生不為所累(1)
第46節:淡泊明志:人生不為所累(2)
第47節:淡泊明志:人生不為所累(3)
第48節:淡泊明志:人生不為所累(4)
第49節:淡泊明志:人生不為所累(5)
第50節:淡泊明志:人生不為所累(6)
第1節:道法自然(1)
上篇 老子的智慧 老子所倡導的自然無為、柔弱不爭、崇儉節欲的思想,在中華民族歷史上一直閃爍著智慧之光,在當代同樣具有時代意義。它可以幫助人們正確地處理人際關係,調節心理狀態,選擇行動方案,豁達地面對人生道路上的許多問題。老子的人生智慧,將為人們構建完美的人生提供肥沃、厚實的精神土壤。 道法自然:無為而無所不為 因勢利導,治大國若烹小鮮 老子作為道家思想的創始人,他的智慧具有鮮明的理性色彩。老子說:“不尚賢,使民無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老子認為,不推崇賢能以免人們爭功邀名,不看重寶物以免人們競相為盜,不炫耀可以引起慾望的東西以免人們心思惑亂。老子的智慧體現在遵循自然之理,順勢以舉事,而不能妄因己見,為所欲為。因此,他數有“為無為”、“無為無不為”之說。對這種無為而治的領導智慧,老子有一種形象的比喻,就是“治大國若烹小鮮”。鮮者,魚也,烹小魚無須翻撓,待時可成;治大國同樣不必興作,順勢便能收到功效。 對於為什麼要無為的問題,老子從無為的最終有為和有為的最終無為兩方面做了論證。對於前者,他主張“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上德無為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對於後者,他則主張“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那麼如何才算無為呢?老子認為應當是“去甚、去奢、去泰”,即因勢利導,捨棄一切過度的措施,取消一切不適當的政舉,去除奢費行徑。老子激烈地斥責了統治者的“有為”,他把人民的飢餓、貧困歸因於統治者的貪婪和有為,可謂一語中的。 老子無為而治的智慧是一種別出心裁的理論。老子所主張的無為並不是消極的無所作為,而是要求乘時順勢而動,不違背自然和社會法則去恣意妄為。恣意妄為只會事與願違,順應自然才能建功立業。正因為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命意在此,所以它才可能被後世一些有頭腦的統治者所採用,才會在後人中產生歷久不衰的影響。今天,不尊重客觀規律,憑著個人的衝動和喜好辦事的還不乏其人,對這些人來說,應當認真學習一下老子的智慧。 順應自然,無為而無所不為 老子認為,世界的生成模式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一”,指陰陽未分前,宇宙混沌一體;“二”,指宇宙分為陰陽;“三”,即陰、陽、和;所謂“三生萬物”,即通過陰陽對立、和合,生成新的統一體。 由於“道”是一個無形無象的形而上存體,因此無法用一個固定的概念對它進行命名、稱呼。任何名稱一旦確定,所指的關係就確定了,即對象的物質體的特性也就確定了。譬如我們用“地球”這個概念指稱地球,那麼“地球”二字的範圍也就被規定了,月球、太陽等就不能再用“地球”來指稱。 “道”是一個永恆的、不可限定的存在,所以不能用一個具體概念去指稱。 老子認為,“道,可道,非常道”,即道是不能用語言來表述的,它無形、無聲,“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博之不得”。一句話,是虛,是無。所以,“道生萬物”,即“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是自然而然的,對萬物的生長,它不強制,不干預,順其自然。它產生萬物而又不據為己有,有利於萬物而不認為是自己的功勞,不以萬物的主宰自居。這種“玄德”,是自然和社會的最高法則。 由道出發,老子認為人要“虛其心”、“知足”、“不爭”、“無為”、“自然”。 對於我們而言,只有認識這些規律,順從這些規律、適應這些規律、利用這些規律,才能不斷發展、壯大自己。 規律要順從而不是違背。可是,縱觀我們人類的昨天和今天,在人類對萬物的認識中,對規律的作用和性質還是沒有足夠的認識。許多人只知孜孜追求名利,拼命去實現各種慾望,對宇宙和自然的規律卻不屑一顧,做了許多違背規律的事情。
第2節:道法自然(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告訴我們,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無限和絕對永恆的,是難以描述的。難以描述,是因為我們人類思維、語言具有極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由此我們應該知道,不管你對“道”的認識如何,都是有局限的,所以,不應停留在原地而不思進取。要想不斷發展和強大自己,必須不斷地加以認識,這才是認識“道”的正確方法。 我們一旦真正認識了“道”的深邃難測、微妙難識的本質,也就打開了認識世界萬物的根源和運動、發展、進化的奧秘,也就找到了我們立身處世的原理,我們便會在這宇宙和自然的大道中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 韋叡,出身名門望族,是漢朝丞相韋賢的後人。自幼即受郡守祖徵的賞識,認為他是“幹國家,成功業”之才。當南齊陷入混亂之際,他審時度勢,認為梁武帝蕭衍還可算是治世之才,便決定輔助他。韋叡曾任太子右衛率、輔國將軍、豫州刺史,領歷陽太守,後遷調合肥,因功晉爵為侯。 梁武帝決心北伐,韋叡奉命統部北伐,屢建奇功。他素來體弱多病,雖在前線作戰,也未嘗騎馬,只乘坐白木板輿,手執白如意,督勵將士。平常與士卒同甘共苦,愛兵如子,但令出必行,所以戰無不勝。魏人軍中有謠:“不畏蕭娘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虎。”眾軍士對他畏懼萬分。 當前方軍情緊急的時候,梁武帝派親信曹景宗與他會師,而且特別對曹景宗說:“韋叡,卿之鄉望,宜善敬之。”因此,曹景宗見韋叡,執禮甚謹。但每當戰勝,曹景宗與其他將領,都爭先上報表功,唯獨韋叡遲遲報告,不願爭功。有一次,在慶祝勝利的宴會上,韋叡與曹景宗同席,酒酣興至,大家倡議賭錢來作餘興,約定以20萬為賭注。曹景宗一擲便輸,韋叡趕緊把一張骰子翻轉,變成曹景宗是贏家,韋叡自己還連聲說:“奇怪!奇怪!” 其實,蕭樑朝代開創之初,所有的臣僚將佐的才幹,沒有人的才幹能超過韋叡的才幹。然而,梁武帝明知他的才能,但始終不委任他作統帥,反而用一個才略平平的臨川王——蕭宏來當元帥,而且又派曹景宗與他並肩作戰,時時刻刻都心存疑忌。好在韋叡自知苟全於亂世,隱避林下,並非上策,只有如此行其自處之道,不貪名利,不爭功勞,在功成之時,自行謙退,以免猜忌。因此他得以壽終正寢而歿,遺囑只要求穿常服薄葬。在他死的時候,感動得梁武帝親臨慟哭,完結他一生苟全於亂世,“功遂身退,天之道”的名句。 去奢去泰,人生應順其自然 《道德經》曰:“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提出“去甚,去奢,去泰”,意謂聖人應順應自然,常保尊貴的地位,做事一定不要過分,不要奢侈,不要過頭,不要勉強他人,這樣才能常有而不失,常勝而不敗,常貴而不賤。 老子要求把太甚的、過分的、極端的、奢侈的、多餘的東西去掉。老子“去奢”的思想在當今仍有很重要的意義。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對歷史經驗教訓的概括。我國歷史上曾湧現出晏子、楊震、於成龍等尚儉去奢的廉吏,為後人所稱道。奢侈是最危險的東西,雖然它沒有牙齒,卻可以吃掉你的理想;它沒有雙腳,卻可以引導你走向歧途;它沒有煙味,卻可以熏黑你的靈魂;它沒有砒霜,卻可以毒害你的情操、意志和人格……因此,去奢至今仍重如千鈞。 楊震,字伯起,古弘農郡華陰縣人,生於公元60年。他的祖輩屬華陰世家大族,歷代封侯。由於父親離世過早,家道衰落,自幼生活貧寒。但他少有大志,敏而好學,而且從當時九卿之一的太常桓鬱研習《今文尚書》,終成一代宗師。入仕前他也像父親一樣,在華陰縣牛心峪講學,相傳“從者如流,其峪多槐,故稱楊震槐市”,時間長達20年,學生多達兩千。公元112年3月,楊震調任山東東萊太守。兩年後,楊震又調任河北涿州太守。由於他為政清廉,所以儘管當時全國盜寇橫行,但他所治轄的東萊、涿州等地的民情和局勢卻較為安定,很受輔政的鄧太后和大將軍鄧騭的賞識,所以公元117年6月,他升為太僕;12月,調遷為太常。在這之前,朝廷的“博士選舉多不以實”,而楊震到任後,即薦舉明經名士楊倫等五人為“五經博士”,“顯傳學業”,受到當時學界人士的普遍稱讚。
第3節:道法自然(3) 公元123年10月,楊震改任太尉,掌管國家軍事。他剛一上任,漢安帝劉祜的舅舅、官為大鴻臚(掌管外交)的耿寶,即在他的面前替大宦官中常侍李閏的哥哥說情,讓其提拔,他嚴詞拒絕。耿寶又對楊震說:“李常侍國家所重,欲令兄闢其兄;寶唯傳上意耳。”就是說提拔李閏的哥哥是皇上的意思,他只不過是傳達一下罷了!楊震回答說:“如朝廷欲令三府闢召,故宜有尚書敕。”楊震不肯從命在人事上“走後門”,耿寶也只能恨恨而去。閻皇后的哥哥、身為執金吾(掌管京師警衛)的閻顯,也來向楊震推薦自己的親信,楊震也同樣沒有同意。後來漢安帝劉祜詔示為乳母王聖大規模修建住宅,中常侍樊豐以及侍中周廣、謝惲等一幫宦官更加相互煽動,弄得朝廷烏煙瘴氣,滿朝文武大多敢怒而不敢言。但楊震不能容忍,他又給漢安帝劉祜上疏,聲淚俱下,痛陳厲害。但是劉祜荒淫無道,對楊震的話不但不聽,還怒目而視。後京師及有些地方連續三次地震,國家局勢岌岌可危,也不見劉祜有絲毫的醒悟。不久,劉祜聽信讒言,派人收回了楊震的太尉印綬。楊震感到十分失望,閉門絕客,不與外人相見。樊豐、周廣等奸臣更不顧一切地對楊震進行誣陷,於是劉祜又將楊震貶為庶人,詔令遣歸華陰原籍。 楊震回歸華陰途中,行至洛陽城西夕陽亭(在今陝縣境內),思前想後,悲憤地對自己的幾個兒子和家人說:“為官不能效忠於國,不能報答於民,千古落罵名,生有何益?”還說:“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惡嬖女傾亂而不能禁,何面目復見日月!身死之日,以雜木為棺,佈單被,裁足蓋形,勿歸塚次,勿設祭祀!”說畢就飲鴆酒而死。其時為公元124年3月,楊震年壽64歲。楊震死後,弘農太守移良秉承王聖、樊豐等人旨意,派人在陝縣將楊震靈柩扣住,不讓回裡,且露棺道側,不准埋葬。還謫遣楊震的兒子楊牧、楊秉、楊奉等人代驛吏、郵差傳行文書。當時的過路人看到此情此景,無不傷心落淚。 楊震“性公廉”,“不答州郡禮命”。他的家人和子孫“食不魚肉,行不車騎”。有些親朋故舊勸楊震在為官之後添置產業,買些田,蓋些房,他不願意,說:“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公元125年11月,順帝劉保即位,樊豐、周廣等人皆被處死。楊震的門生虞放、陳翼等上疏要求查實楊震的冤案。順帝劉保感其忠心,“下詔除二子為郎”外,“贈錢百萬,以禮改葬於華陰潼亭(今在潼關境內)”。臨改葬時,順帝劉保詔弘農太守“祠以中牢大禮”,還親自草詔祭道:“故太尉震,正直是與,俾匡時政,……朕之不德,用彰厥咎,山崩棟折,我其危哉!今使太守丞以中牢具祠,魂而有靈,儻其歆享。” 楊震一生剛正不阿、清廉正直,不戀金錢,不為了個人私利而與世俗權貴同流合污,從而做到了常有而不失,常勝而不敗,常貴而不賤,留下一世清名,為世人景仰。而當初與其同一時代的一些玩弄權術、牟取私利的權貴們卻或遭貶、或被賜死,落得個千古罵名,為後人所不齒。 棄智則智,取法於天地自然 老子認為人應該取法天地自然。自然界水流花開,鳶飛魚躍,春華秋實,這一切都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大自然是無意識的,但處處充滿了生機;天地並不想去實現什麼,但又樣樣都實現了。而人類的無窮私慾卻很少能得到滿足,萬丈雄心最終大多都化為泡影,千般願望又有幾多能夠實現?不知多少人曾有過“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哀嘆,不知多少人曾留下“壯志成虛”的遺憾。既然如此,人類何不像大自然那樣以“無為”的態度對待世事、對待人生呢?處處順應自然的規律,不背離自然去追求個人的目的,這樣反而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是老子所謂“無為而無不為”,一無所求卻什麼都能得到,毫不貪婪卻任何願望都能實現,無目的然而又合目的,“事無事”然而又無事不能辦成。
第4節:道法自然(4) 賣弄小聰明只是自作聰明,投機取巧更是愚不可及,因為這樣違背了自然無為的生活態度。老子認為只有拋棄機巧才是大巧。 “最圓滑的東西好像有所欠缺,可是它的作用不會衰竭;最充實的東西好像仍舊空虛,可是它的作用不會窮盡;最正直的好像彎曲的,最靈巧的好像笨拙的,最好的口才好像結結巴巴的”。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以及由此引申出來的“大智若愚”,已經成了我們民族的一種智慧,它和“無為而無不為”一樣,是老子“正言若反”這一獨特反向思維的典型例子。老子認為人類紛爭和煩惱的病根不是由於無知和愚蠢,而是由於大家過分地機巧滑頭。如果社會上人人都誠實,那麼誰也不會受到欺騙;如果個個都待人忠厚,那誰也不會被別人欺凌;如果大家都為人淳樸,無疑更容易取得他人的信任,也更容易把事情辦成。弄巧必成拙,大愚卻不愚。 世人常誤把自私、貪婪看成機靈,把大公無私當作傻氣。他們像蠹蟲一樣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寧可蛀空別人的大樑;他們為了煮熟自己的一個雞蛋,不惜燒毀別人一棟房子。然而,自私者到頭來總是一事無成,坑害別人最後必然坑害了自己。 老子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就是因為天地不為自己而活著,也正是因為不為自己生存它反而能得以長生。假如人能像天地那樣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頭,就會贏得大家的尊敬和信任;要是總把別人的冷暖放在心頭,就會被大家擁戴為首領;要是從來不打自己的小算盤,也許更易於成就一番自己的大事業。 老子這種不用機巧的巧妙,不用智慧的智慧,使他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大智若愚的典型。 仁慈崇儉,不敢為天下先 老子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 老子“三寶”的第一寶是“慈”。慈,包含有柔和、愛惜之意,即愛心加上同情。慈,不僅是仁慈加於人,而且還要不做害人之事,不說損人之話;仁愛加於兵,使之“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同樣可以“慈心”於一切物,戒殺生以惜物命,慎剪伐以養天和。就是要“慈心”於胸中,使之“慈祥”、“平和”之氣充盈其中。慈是三寶的首要原則,用慈進攻可以得勝,退守則可堅固。 老子“三寶”的第二寶是“儉”。 “儉”即含藏培蓄,不奢侈,不肆為。 “儉”的內涵有兩層:一是節儉,吝惜;二是收斂,克制。老子要求人們不僅要節約人力、物力,還要聚斂精神,積蓄能量,等待時機。這就是說,對於“儉”,不僅只在用財當儉,一切事情均可用“儉”,“儉”於飲食可養脾胃,“儉”於嗜欲可聚精神,“儉”於思慮可除煩惱,“儉”於言語可養氣息,“儉”於酬酢可息身勞,“儉”於夜讀可安神思。 老子“三寶”中的第三寶是“不敢為天下先”。老子的“不敢為天下先”也有兩層含義:一是不爭,謙讓;二是退守,居下。老子的“三寶”是他對於道和德的社會實踐意義上的總結。老子身處戰亂,目擊了太多的暴力和殘酷場面,深深地感受到治國安邦離不開這三寶,因而才極力加以闡揚。老子認為使用這三寶於社會諸領域就能取得勝利,反之,會導致失敗。 老子兩千多年前提出的這些思想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品質,至今仍給我們深刻的啟示。不管是過去和現在,老子的“崇儉”思想都是極其重要的。它凝固在中華民族精神之中,成為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翻開中國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將過人的機智與儉樸謙遜的美德集於一身的人物形象,晏嬰可以說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晏嬰,字平仲,後人尊稱他為晏子。晏嬰出身於齊國貴族,長期居於要職,在當時列國間享有很高的聲望。他在個人生活方面一向清廉而儉樸,受到後人的高度讚揚。孔子曾說:“晏平仲真善於同別人交往!人們同他相處越久對他就越加尊敬。”司馬遷更是充滿感情地說:“如果晏子活到現在,我即便為他執鞭駕車,也感到十分幸福!”
第5節:道法自然(5) 公元前556年,晏嬰的父親、齊國大夫晏弱死去。當時,卿大夫的喪禮是非常隆重的,且不說小殮(為死者穿衣)、大殮(再次為死者穿衣並以屍入棺)、代哭(死者家屬輪流哭喪守靈)、遷柩朝祖(將棺柩遷入祖廟停殯)這套繁文縟節,單就送葬規模來看就已十分驚人:送葬時,在前面和左右兩側牽引柩車的人成百上千,為使送葬隊伍順利通過,出殯前常常需要重新拓寬道路,甚至不惜拆除一些重要的建築設施。這種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喪儀,除能維護貴族的體面外毫無意義。為矯正時弊,警醒世人,年輕的晏嬰頂住流俗的壓力,勇敢地對傳統喪儀做了改革。按照禮制規定,為晏弱送葬時應有遣車(裝載隨葬牲體的送葬車)五輛,晏嬰卻只安排了一輛;按規定靈柩下葬後主持喪禮者還要請參加典禮的賓客們聚會一番,舉行繁瑣的拜賓、送賓等儀式,晏嬰減掉了這套程序,安葬完畢即刻返回家中,讓送葬的親朋好友自行離去。對這種違背常情的做法,不但當時的人感到大惑不解,就連後來某些儒家學者也未能看出其中的深意。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曾參和有若兩人談起晏嬰的為人,曾參稱許晏子知禮,有若說:“晏子辦理父親的喪事,儀法草率,簡慢賓客,怎算知禮?”曾參反駁說:“你哪知道晏子的良苦用心!當國家混亂無道時,一個君子是恥於禮儀完備的。國家奢侈成風,君子就應大力提倡儉樸,喪儀的簡化正是晏子的高明之處。 ”現在來看,曾參對誤解晏嬰的批評是完全正確的。 晏嬰當然也不是因為對晏弱感情淡漠才簡化喪儀。在停殯期間,晏嬰身著粗布喪衣,腳穿草鞋,每日以粥代食,夜晚睡在臨時搭成的草棚裡,下舖粗苫,頭枕茅草。這種接近於士大夫階層守喪規定的儀法連晏氏家臣也覺得過於儉苦,他勸告晏嬰說:“您現在已繼任為大夫,這樣守喪不合您的身份。”晏嬰回答說:“只有那些高居卿位的人才算得上大夫。像我這樣剛剛繼承父爵的人怎敢僭用大夫之禮?”晏嬰以這樣“低級”的標準為父守喪,除了向世人說明自己簡化喪儀完全是為矯正奢侈之風外,還有意同那些不顧廉恥、服喪期間便無所顧忌地縱情聲色的貴族們區別開來。 在祭祀制度方面,晏嬰也做了大膽的改革。按當時的禮制規定,大夫一級貴族祭祖時應當採用以羊和豬為祭品的“少牢”之禮,而晏嬰卻自降一級,採用了只以豬為祭品的士級祭禮,而且故意同註重牲體肥壯的傳統用牲習慣唱反調,只用一些病瘦的小豚充當犧牲。後來某些舊禮的衛道士們以誇張的口氣說:“晏平仲可真是節儉到極點了,他用來祭禮先人的豚肩(豬腿)連小豆(一種器物)都蓋不過來,這樣的人簡直沒有器量!”實際上,晏嬰對祭祀的改革同他簡化喪儀的做法一樣,都是從“國奢則示之以儉”的目的出發的。在他看來,不過正則不足以矯枉,只有勇敢地向傳統禮儀挑戰,用事實說明節儉的意義,才能徹底掃除瀰漫在齊國上下的奢侈風氣。 晏嬰生活的時代,正是齊國政局最為混亂的時期。齊國王室日趨衰弱,卿大夫的勢力卻越來越強,特別是在國氏、高氏等原有的大族外,又興起了一些新的卿族如崔氏、慶氏、陳氏等。在新老卿族以及卿族與國君之間,圍繞著權力和財產的再分配,展開了尖銳激烈的鬥爭。不少卿大夫一夜之間成為炙手可熱的獨裁者,但立足未穩便被更強的對手所推翻。權貴們依恃富有不修德政而導致迅速滅亡的事實,使晏嬰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聚斂無度的危害。因此,他在擔任大夫後有意識地立身於爭權奪利的漩渦之外,始終不渝地奉行著儉樸廉潔的生活原則。 為表彰晏嬰當年反對崔、慶專權的舉動,齊景公特將邶殿(今山東昌邑西北)附近的六十座小邑賜給晏嬰,晏嬰卻拒絕接受。子尾問道:“凡人沒有不求富裕的,你為什麼不接受賜邑呢?”晏嬰回答說:“人在富裕方面必須有個限度,不可追求慾望的滿足。慶氏的封邑滿足了他的慾望,也恰恰導致了他的滅亡。我現有的俸祿當然不夠豐腴,加上邶殿六十邑後也許會感到滿足,但這樣一來恐怕就要大難臨頭,連原有的小邑也難保住了。我不接受邶殿之邑,並非生性厭惡富裕,而是為了鞏固現在僅有的家業。況且按照禮制的要求,每人佔有的財富必須符合製度,就像布幅要有一定的寬度一樣。為富不仁,見利忘義,貪婪縱慾,只能自取滅亡。我豈能為滿足自己的私慾而破壞國家的製度?”
第6節:道法自然(6) 公元前544年,吳國大臣季札訪問齊國,與晏嬰一見如故,甚表傾慕。季札預感齊國的平靜形勢下仍潛伏著大族火拼、社會動蕩的危機,他建議晏嬰交出自己的封邑和有關政務,以免捲入戰亂之中。這個建議正合晏嬰的意願,隨後,晏嬰就向齊景公提出“納邑與政”的請求,將所轄封邑以及管理封邑的職權全部交還給國家。從此,晏嬰的生活更為節儉。在晏氏家中,“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晏嬰本人常常穿戴著洗舊的衣冠朝見國君,一件狐皮外衣穿了三十多年也不捨得扔掉。在其他貴族官員們費盡心機追逐利祿的時候,晏嬰卻一直安於這種清貧淡泊的生活。 有一次,齊景公對晏嬰說:“你現在的住宅鄰近鬧市,周圍吵嚷嘈雜,塵土飛揚,而且地勢低窪,又潮濕,又狹窄,怎能長住?我給你換棟寬敞明亮的房子如何? ” 晏嬰辭謝說:“現在這所房屋已經住過晏家好幾代人,我的功業比不上祖先,卻能承受祖先的恩惠,住上這樣的房屋,已經夠奢侈了。況且鄰近鬧市,購物便利,也是一條好處,哪敢麻煩您為我換房?” 時隔不久,晏嬰前往晉國商討兩國通婚事宜,齊景公知其不在,強令晏家周圍的居民搬到別處,拆毀他們的住宅,為晏嬰建造了一座堂皇華麗的新居。晏嬰返回齊國,對眼前的事實感到十分痛心。他在拜謝了齊景公的好意之後,便毫不猶豫地派人拆毀新居,修復周圍的住宅,請那些流散各地的鄰居們返回故里,並向眾人解釋說:“大家早已卜居此地,相鄰相親,這是神明安排我們有這段緣分,神意豈可違背!君子不為非禮之舉,百姓不做不祥之事,這是古代遺制,我哪敢背離古訓?”在晏嬰的反復請求下,齊景公也不再堅持原意。結果,晏嬰仍然安居舊宅,鄰里之間和睦如初。 晏嬰一生經歷過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世,從崔、慶家族垮台後,晏嬰的政治地位越來越高,成為齊景公最得力的輔佐。到齊景公後期,晏嬰已是年邁的老臣,但嘉言懿行愈發傳播四方,在列國間享有崇高的威望,但他卻從不以德高望重而自傲。 有一次,晏嬰乘車出門,車夫的妻子從門縫中偷偷觀望,只見自己的丈夫策馬急奔,意氣揚揚,一副自豪自得的神氣。等丈夫回家,她忍不住提出分手的請求。車夫追問緣由,妻子回答說:“晏子身高不過六尺,輔相齊國,名顯諸侯,但我今天看他坐車的神態,卻是那樣莊重,那樣深沉,似乎滿懷憂國之思,毫無傲慢自滿的表情。而您呢,身長八尺,體魄偉岸,卻只能為人駕車,還洋洋得意,以為自己是天下最幸福、最了不起的人,我為您感到羞慚,因而請求離去。”後來這位車夫一改舊時姿態,變得謙虛、穩重起來。晏嬰發現這種變化後詢問其中的原因,車夫便原原本本地講述了事情的過程。晏嬰對車夫勇於改正缺點的做法表示稱讚,並推薦他到官府中擔任重要的官職。 公元前522年,齊景公染上嚴重的皮膚病,繼之又轉為瘧疾,一年之內未能痊癒,前來探視慰問的各國使者絡繹不絕。齊景公的寵臣梁丘據等人說:“這次國君得病,我們拿出最豐厚的祭品祈求鬼神消災免禍,但君主的病卻有增無好,這是負責祭祀、禱告的祝史們用心不誠所致。別國不了解情況,還以為是由於我們祭品不豐、不敬鬼神!現在應該殺掉為首的祝固、史囂,也好對各國使者有個交代。”齊景公聽後頗覺順耳,就將此事告知晏嬰。 晏嬰說:“早年在宋國召開弭兵大會的時候,楚大夫屈建曾向晉大夫趙武詢問已故晉國名卿範會的德行。趙武答道:'范氏治家井井有條,為政不講私情。他家的祝史祭祀時總是如實地向鬼神訴說,毫無愧怍之色。因為家中沒有彼此猜疑之事,祝史也從不向神靈訴求什麼。'屈建將這番話告知楚康王,楚康王慨嘆說:'範會治家理政使神人無怨,他能輔佐五君稱霸諸侯真是理所應當啊!'” 景公迷惑不解地說:“現在正談想殺祝史的事,你為何扯那麼遠呢?”
第7節:道法自然(7) 晏嬰回答:“一個有德之君,國事、家事俱不荒廢,鬼神、人民都無怨聲,一舉一動不違禮制,這樣祝史言辭誠信,無愧于神靈,國家才會受到福祉。但是在昏君那裡,外內邪僻,上下怨痛;沉迷聲色,放縱私慾;摧殘民力,聚斂不休;暴虐成性,肆無忌憚;不顧謗言,一意孤行。這時,如果祝史如實告知鬼神,就等於暴露國君的罪行,如果隱惡稱善,就是欺騙神靈,祝史們進退維谷,左右兩難,只好虛言媚神,於是鬼神降禍,國無寧日。剛才我舉範會'神人無怨'的事例,就是想說明道理比祝禱更為重要啊!” 景公又問:“那麼應該怎樣做?” 晏嬰說:“不可濫殺祝史。看看當今齊國的狀況吧:山林湖澤之利都被官府壟斷;境內關卡重重,關吏肆意盤剝;世襲貴族,強購民物,大興土木,喪盡廉恥;國家政令無常,橫徵暴斂;宮中妻妾,恃寵跋扈,巧取豪奪於商市;左右小臣,狐假虎威,發號施令於邊鄙。百姓痛苦萬狀,無不詛咒國君。祝禱如果有益,詛咒豈能無損?在齊國這塊遼闊的土地上,詛咒者該有多少?宮中幾個祝史再有本領,怎敵得過億人的詛咒?國君還是緩殺祝史,趕緊積善修德吧!” 齊景公聽後心悅誠服,便下令取消山澤之禁和關稅,減輕百姓的負擔。 晏嬰痛斥奢侈浪費,抨擊徵斂無度和嚴刑峻法,無情地抨擊統治者的愚昧和腐朽,不但本人厲行節儉,而且還不遺餘力地倡導和推行節儉,這些都已遠遠地超越了他當時所處的歷史局限,而具有永久的思想價值。 恬淡為上,不戰而勝的智慧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將帥,善於領導的不逞勇武,善於作戰的不輕易動怒,善於克敵制勝的不用與敵人交鋒,善於帶兵的對士兵關愛謙下。 老子認為,逞勇尚武便嗜殺好鬥,想以強大的武力屈人,這違背了天道不爭的原則,違背了以慈用兵的盛德。以武力屈人必然激起武力的反抗,違背天道更為天道所不容,逞勇尚武嗜殺成性一定會招致天怒人怨,天怒人怨哪能不一敗塗地? 即使用兵也應當以“恬淡為上”,真正的“善戰者”不會輕易動怒。有“道”者不會無緣無故地對別人、別國侵伐暴戾,興兵不是為了自衛便是為了正義而戰。以正義戰勝邪惡不同於意氣之爭,所以無須盛怒後的血氣之勇。 “百戰百勝”似乎是對一個將軍最高的評價,“殺得敵人片甲不留”好像是一次戰役的最大勝利。不過,“不戰而勝”才是真正的“善戰”將軍,未等交戰敵軍就全部降服才是真正的勝仗。訴諸戰爭原本就是事出無奈,在戰場上殲滅敵人也實屬下策,最好是在兵刃未接之前就降服敵人,這不是靠兵力強大以凌人,而是因道德的高尚而感人。 古今良將無不愛兵若子,將軍只在戰時對士兵發號施令,平時對他們的冷暖麻木不仁,以致“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這樣的軍隊不將士離心士氣消沉才怪。將軍只有對士卒有發自內心的慈愛,士卒才會與將軍同心同德,願意為將軍而生,樂意為將軍而死,這樣的軍隊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司馬穰苴,原名田穰苴,春秋末年齊國人,是田完的後裔。田完曾任陳國大夫,後因避陳亂,奔齊,得到齊桓公的收留和重用,封為齊卿。司馬穰苴是田氏庶出旁支,後流落民間,家境寒微,他本人也是個無名的小軍官。因其治軍有方,被尊為大司馬,所以後人亦稱其為司馬穰苴。司馬穰苴深通謀略,長於兵法,為齊國收復失地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謀將。 齊景公時內亂屢起,宮室衰微,以齊景公為代表的奴隸主貴族勢力對平民進行殘酷無情地剝削和壓迫。更慘的是國人動不動就遭到砍腳的酷刑,以致造成了“踴貴履賤”不正常的社會現象。 齊國的混亂招致鄰國的乘機興兵進犯。晉國從西面進攻齊國,燕國從北面入侵。齊軍連連吃敗仗,形勢十分危急。此時連可以帶兵出征的統領都找不到。齊景公坐立不安,丞相晏嬰推薦田穰苴,介紹說:“田穰苴是位文能服眾,武能威敵的干才,謀略過人……”
第8節:道法自然(8) 齊景公正為國事而焦慮,一聽說有位干將,哪有不用的道理,於是下令召見田穰苴,試與他討論軍事問題,田穰苴對答如流,滔滔不絕,果然是位智勇雙全的統帥之才。 田穰苴滿腹韜略,深諳治國平天下之道。他指出,治國應重禮儀,態度溫和謙遜,體恤黎民,嚴己寬人,含蓄忍讓。治軍則需要果斷,為了國家的利益,君王之命亦可以不受,對士兵應該愛惜,不應該仗勢欺人。要振奮士氣,充分發揮每個士兵的積極性,以道義去鼓勵他們,以智慧和勇氣去率領他們,這樣才能克敵制勝。正確地實行賞罰是至關重要的。賞罰都是要有據並及時,使人能體現到為善之利和看到做壞事的後果。但是賞罰不能亂用。 田穰苴特別指出了作戰的六要素:一是順應天時;二是應其地利;三是備足物資;四是上下一心;五是講究兵器的配合使用;六是掌握敵人的情況。齊景公聽完田穰苴的治軍方略,大喜過望,立即拜他為大將軍,率領軍隊去抗擊入侵之敵。 田穰苴領命拜謝之後,說:“我出身卑賤、職位低微,如今位於大夫之上,恐難以服眾,望大王派一位地位尊貴的寵臣做監軍。” 齊景公覺得有理,就派寵臣莊賈做監軍。田穰苴退出王宮時,鄭重地跟莊賈約定:“明日午時我們在軍營門口相會。”第二天一早,田穰苴先趕到軍營,他命令士兵立木來觀測日影,擺出水漏計算時辰,等莊賈一到,便整軍出征。可是,莊賈憑恃國君的恩寵,素來驕縱,哪把國家的安危、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心想:既然有將軍統兵,自己是監軍,就沒有必要急匆匆地趕赴軍營。加上前來送行的朋友不斷勸酒,他竟把約定的時間忘了。身穿戎裝的田穰苴午時還不見莊賈,就召集部隊,點好人馬,宣布軍隊紀律。直到下午,醉醺醺的莊賈才到。這時,田穰苴就問軍正:“按照軍法,如何?”軍正:“當斬。”於是田穰苴將莊賈斬於三軍之前,三軍將士見這位新任統帥竟敢把國君的寵臣殺了,無不戰栗畏懼。 在行軍途中,田穰苴親自過問士兵的吃住,如掘井等這樣的瑣事也要關照安排妥當。他對部下問寒問暖,還為生病的士兵請醫送藥,甚至把分配給主將的錢糧也拿出來與士兵們分享,而自己則領取與士兵同等的糧食。 三天后,田穰苴檢閱軍隊,準備迎敵。這時候,齊軍士氣無比高漲,就連生病的士兵也不甘示弱,紛紛請求參戰。晉軍見田穰苴率領的齊軍軍容嚴整、鬥志昂揚,知道難以取勝,便匆忙撤軍。燕軍聞訊也引兵退回燕國。田穰苴乘勝追擊,將失陷的國土全部收回。老子認為“不戰而勝”的將軍最了不起,所以,田穰苴不愧為一位文韜武略的名將。 順其自然,以平和之心對待名利 老子的“無為”思想是不做那些違背本性、背離自然意志、束縛心靈和異化人性的事,如儒家所追求的禮制,又如世人所熱衷的功名利祿,在老子看來,都是違反自然人性的、使人異化的東西。 老子的“無為”,就是不妄為,順其自然的意思。 “無為”不但是老子所提倡的生活態度,也是老子的一個哲學觀,被他運用於人類生活的一切領域,如政治上的無為而治等。 “行不言之教”與“處無為之事”都是希望統治者能不去發布不符合自然規律的教令,不去勉強實現自己的主觀意志。明智的統治者往往通過自身對百姓的示範效應來“行不言之教”。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反映在處世原則上,就是一種順其自然,不爭功名的思想。在今天看來,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魯國名臣季文子,以勤儉名傳天下。他的妻子持家也十分儉樸。勤儉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項基本準則。後來,季文子做了官,他的妻子並不因此而顯示自己的榮耀,仍然儉樸如初,以儉樸為榮。 季文子擔任魯國宰相後,家中富裕起來,但他的妻妾仍然不穿絲織品,餵馬不用糧食。 孟獻子的兒子仲孫它勸告他說:“您是魯國上卿,妻妾不穿鮮衣美服,馬也不餵糧食,別人會認為您吝嗇愛財,不僅影響了您的形象,而且對國家也不體面。”
第9節:道法自然(9) 季文子說:“是嗎?我看到國都中的那些老年人,他們都是穿粗布衣,吃蔬菜,我怎麼敢像您說的那樣奢侈呢?況且我聽說,君子是以道德來為國家爭取榮譽的。品德好,能使我有所得,又能使別人有所得,這才是可以做的。如果過分地奢侈腐化,沉溺於紙醉金迷,又怎能守護國家呢?”仲孫它聽後慚愧地告辭了。 魯國的百姓聽說了這件事,都交口稱讚季文子的美德。他們也都以相國為榜樣,養成了自覺節儉的良好風尚,魯國也以民風淳樸聞名於各國。 劉伯溫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重要謀臣。他善於把握全局,料事如神,指揮若定;他為人剛正不阿,執法嚴明,不怕直言忤人;他心胸開闊,寬以待人,不以私怨而害公務。此外,他還以功成不居而為人稱道,這一點確實與張良有相似之處。 朱元璋論功行賞群臣時,追贈劉伯溫的祖父、父親為“郡公”,可見他對劉伯溫的重視。但在加封劉伯溫本人時,劉伯溫堅決不接受。朱元璋準備讓劉伯溫作丞相,劉伯溫說:“我這人過於好直言,不能見容於人,天性又不能對付繁瑣事務,因此,不適於做丞相。即使勉強任職,恐怕辜負皇上的厚望。”因此,朱元璋只授他為弘文館學士。次年,劉伯溫就辭去官職,回到故鄉,過著平民生活,從不炫耀自己。地方官多次來拜見,他都不肯接見。有一次知縣化裝成普通百姓,到他家來求見。劉伯溫對百姓一向熱情接待,這次也不例外,叫廚房做了飯菜招待客人。過一會兒,知縣說出自己的身份,劉伯溫吃驚地說:“我不過是您屬下的一名百姓,何必勞您如此謙恭?”此後劉伯溫再也不與這位知縣來往。由此看出劉伯溫確實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功成身退,甘願過一種平淡自然的生活。 北宋名相司馬光並非一直春風得意,在他失意賦閒時,也曾一度消沉。好在他熱愛讀書,喜歡交朋友,與友人一起舉杯小酌,談古論今,時光也好打發。 司馬光當宰相後日理萬機,案頭文書堆積如山,其中有不少是舊友來信。這些人在給司馬光的信中,多半是回憶舊情,欲勾起他的懷舊情結,然後就是敘述個人目前處境如何不好,大有懷才不遇之嘆,繼而暗示或者恬不知恥地表示希望得到司馬光的提攜……司馬光對這些來信並不是每函必復,對其中啼飢號寒者有時也給以恰當的接濟;對有意進取功名者復函表示鼓勵;對厚顏討官要爵者則置之不理。 司馬光也並非全然不念舊情。公務之餘,他也有時憶起故舊,對舊友中那些德行好、有才氣的,他是忘不掉的。 有一天,史館的劉器之來拜望司馬光。談完公事後,司馬光問劉器之道:“器之,你可知道,你是怎樣進入史館的?” “知道知道!若不是您的推薦,器之將依舊是布衣寒士……” 不等劉器之說完感恩圖報之類的話,司馬光又問他道:“那麼,你可知道我為什麼要推薦你?” “知道知道!這完全是君實兄有念舊之情……” “哈哈!這點你就說錯了!我的故友舊交倒是很多,如果僅因念舊而薦人,那朝廷裡豈不是到處都有我的舊友?” 劉器之聽後一時茫然,他靜靜地等待司馬光說下去。 司馬光果然接著說道:“在我賦閒居家時,你經常去我那裡。我們在一起談文論史,各抒己見,有時還爭得面紅耳赤。回想起那段生活,還真有些意思。我當時心境不好,你常常寬慰我,鼓勵我。我那時無權無勢,能有你這樣的朋友,真是幸事!後來我做了官,如今已是宰相,那些過去的泛泛之交,甚至僅見過一面、對答過幾句話的人,都紛紛給我來信,借敘舊為名,行要官之實。可只有你是從不給我來信的人!你並不因為我居高位而生依附之心,對我一無所求,依舊讀書做學問!對失意人不踩,對得意人不捧,這就是你與其他人的最大的不同,也是我竭力向朝廷推薦你的原因。” 劉器之聽罷,起身對司馬光深深一揖:“君實兄知我,我由此更知君實兄!”
第10節:道法自然(10) 劉器之得到司馬光的推薦,正是因為他能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功利,順其自然。 不為而成,自然而然地取得成功 春秋時代,晉國的趙襄子拜王良為師,學習駕駛馬車。王良是當時名揚宇內的馭手,為了伺候這位貴族大人,王良在教授趙襄子的時候哪敢不竭盡心力。他們先一起到野外駕馬車,王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教會趙襄子駕駛馬車的技術。趙襄子為了逞能,一個人駕著馬車跑出去了幾天,好像已經掌握了駕車的本領,儼然就是一個熟練的馭手。 不久,趙襄子與王良舉行一次駕駛馬車的比賽。比賽一開始,趙襄子就落後了一大截,他不服氣,以為是王良的馬好些,要求與王良換馬以後再比,王良笑了笑,把自己的馬解下來套在他的馬車上,比賽又重新進行。這次趙襄子反而落後得更遠。他覺得王良換過來的馬還不如自己先前的那匹,於是他又提出要求,再把馬換回來。 王良又笑了一笑,一聲不吭地把剛才換過來的馬又換回去。第二次換完馬後比賽繼續進行。這次趙襄子簡直沒有辦法與王良比,王良駕著馬車像風一樣奔去,而趙襄子的馬時快時慢,時走時停,把他急出了一身冷汗。這匹馬好像存心和他鬧彆扭,把他氣得不得了,狠狠地用鞭子把馬打了一頓,又要求與王良換馬。 王良還是笑了笑,答應他的要求。第三次換馬再賽,趙襄子更是慌了手腳,馬越來越不聽話,比賽實在無法再進行下去。趙襄子是晉國的六卿之一,在這次比賽中丟盡了面子,自然是十分惱火。很顯然的,問題不是出在馬的身上,而是自己的駕駛技術不到家,說不定王良還留有幾手絕招沒有傳授給他,想到這兒,他把怒氣全發到王良身上:“你在教我駕駛馬車的時候,還有些技巧沒有傳授給我吧?” 王良連忙解釋說:“我豈敢這樣呢?技術倒是全部授給您了,在您面前我不敢也不想保留什麼,只是你在運用這些技術的時候有些偏差罷了。駕駛馬車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使馬的身子穩住車子,人的注意力與馬的動作相協調,這樣馬才能跑得快,跑得遠。駕車的人萬不可老是乾擾馬的動作,一會兒要它這樣,一會兒要它那樣,馬沒有辦法就一個勁兒往前衝。您的問題正是出在這裡。比賽時您落在後面就是想趕上我,跑在前面又擔心被我趕上。而駕著馬車賽跑,不是在前面就是落在後面,無論是前是後,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的身上,怎麼可能去配合馬的動作呢?駕馬車比賽,跑的是馬而不是人,要讓馬去唱主角,人只能夠去引導它,而不是去干擾它。你卻恰恰相反,這怎麼不落後呢?” 這個典故說明了一個人應該利用適當的時機辦事,依照客觀的條件立功,掌握萬物的特性,並從中獲利。這就是老子所謂的“不為而成”,意思是說自己不盲目地去做,要自然而然地取得成功。 生死一體,欣然接受世間一切 生與死是人類永遠猜不破的大謎。道家的創始人卻把死和生翻來覆去地思考,他們對於這方面的看法既深刻又有趣。老子崇尚一種自然的人生態度,同樣地也主張以一種自然的平常心來對待生死。他認為一個人應該不貪生不惡死。 孔子的學生子路有一次對孔子說:“老師,請問死是怎麼一回事?”孔子對這個老是喜歡提古怪問題的弟子早就有些不耐煩,他把臉一沉,說:“生的道理我還沒弄明白,怎麼懂得什麼是死呢?”把子路嗆得一鼻子灰,把頭一縮,再也不敢開口了。儒家把全部的心思都花在社會與人生上,他們對死亡談不上什麼高明的見解,可能也是事實,孔子自稱不懂得死是怎麼回事也許不是客氣話。 試想一想,如果把船藏在山谷的深澤中,再踏實隱秘不過了,不是嗎?然而大地是不斷在運動的,有些山谷成了高山,有的高山又夷為平地,山谷如果有所變化,那麼,船當然也就藏不住了。 高山和深谷都會有所變化,何況是有著肉體的人呢?有些人一發現自己的臉上有了皺紋,或者是頭上有了幾根白頭髮,就發愁不已,這就是不懂得自然的道理。對於生老病死要能聽其自然,這樣才能擁有一個瀟灑自在的人生。每一個人都熱愛自己的生命。熱愛自己、珍惜生命並沒有錯。 《伊索寓言》中有一個故事:有一個老人上山砍柴,把柴扛在肩上走了很遠的路,他又累又渴,不得不把柴放在路邊,好歇一會兒,此時他順口說了一句:“唉!還不如死了的好。”死神聽了這話,連忙跑來問他說:“你需不需要我的幫忙呀!”老人並沒有要求死神把他帶走,反而說:“請你把那捆柴放到我的肩上!”寓言中的這位老人心態上的變化,很有意思,也頗見人生的道理。 中國古代有許多人祈求長生反而弄得短命。不少皇帝為了長生不老而求仙供佛,結果不是送了自己的性命,就是害了別人的性命。古往今來求仙拜佛的人有千千萬萬,長生不死的卻找不到一個。秦始皇曾派徐福帶著數千的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到神話中的仙山蓬萊去採不死藥。徐福入海後並沒有看到什麼仙山,回來後騙秦始皇說:“海裡有一條大鯨阻撓去蓬萊山的航道。”秦始皇親自帶人到海邊射死了一條大鯨,但還是沒有採到什麼不死藥,沒過多少年,他就一命嗚呼了。 人有出生的一天,就必定有死亡的一天,這就像有黑夜就必定有白晝一樣,是自然的規律,是每一個人都逃避不掉的。所以,我們應該生的時候不歡天喜地,死的時候也不呼天搶地。無拘無束地來,無牽無掛地走,不忘記自己的來處,也不追求自己的歸宿。事情來了就欣然接受,把死和生全扔在腦後,一切順應自然的規律。 堅守清靜,回歸生命的本性 老子說:“盡量使心保持虛寂,要切實堅守心境的清靜。從萬物的生長發展中,觀察循環往復的道理。事物儘管變化紛紜,最後還是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本根就叫做'靜',也稱為'復歸生命的本性'。” 我們常常認為,萬事萬物中的“靜”是相對的,是暫時的,這個世界永遠不會風平浪靜,只會有無休無止的紛擾和競爭。相反的,老子認為世界上的“有”(萬事萬物)來源於“無”,其源頭是“虛靜”,通過發生、發展,又回到原來的“靜”。這就像一粒小麥,通過發芽、生長、成熟,又回到原來小麥“靜”的形態。萬物都靜靜地守著自己的本性,默默地吸取著大地的雨露,享受著天然的壽命,春榮冬枯,最後又回到天然的寂靜。
第11節:上善若水(1) 上善若水:德行是做人之本 抱朴守拙,保持淡泊虛靜的心境 所謂抱朴,就是抱守本真,不為私慾所惑。要求人們要保持和堅守純真樸實、秉直憨厚之本性。 在老子看來,人是自然的產物,自然性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自然的。所以老子提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食色之欲,自然的生存欲求是人所嚮往的,但是,除了自然之欲外,還有人為之欲,這主要是指人追求享受的聲色犬馬之欲、財貨之欲以及對權勢、名望、地位的慾求。對這些聲色犬馬和名利之欲,老子主張要減損,甚至要加以絕棄,因為這些身外之欲是有害於人生的。老子認為寡欲、節欲對人生具有重要意義:一是能保持淡泊虛靜的心境,並在淡泊寧靜的心境中體道、觀道;二是聖人無欲,可以治天下。 清初封疆大吏之中,有個叫於成龍的,他政績卓著,彪炳史冊。他是山西永寧人,由知縣、知府而至總督,有“天下第一廉吏”之稱。清初,官員薪俸極低,但於成龍不是為了發財才去做官的。他有句名言:“埋頭做去,不患不到聖賢地位。” 1661年,於成龍騎著一匹老馬,帶著幾個僕人,赴任廣西羅城知縣。羅城在廣西九萬大山之下,需要跋涉幾千里、歷時幾個月才能到達。大亂之後沿途人煙稀少,強盜、猛獸出沒,實在危險;加之北方人不習南方水土,旅途勞頓常常生病,又得不到很好的醫治,輕易就會死去,因此視南方為瘴癘之鄉。行前,於成龍把家產文券交給了長子,說:“我從此顧不上管你們了,你好好治家,也別惦念著我。” 初到羅城,於成龍所見所聞皆觸目驚心。羅城歷時二十多年的兵火之亂剛剛結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遍地榛莽,百姓鳩形鵠面,如驚弓之鳥。所謂縣城,只有居民六家,沒有城牆;所謂縣衙,既無圍牆也無大門,只有茅草屋數間,四周荒草沒膝。於成龍堆土石為几案,在門前埋鍋造飯,開始辦公。由於此地民族矛盾很緊張,加之猛獸出沒,他晚上睡覺都枕著一口刀。 百廢待興,於成龍首先抓兩件事:安定地方社會秩序,恢復經濟。他決定減緩人民的賦役,建學宮,設養濟院,使人民休養生息,讓人民安居樂業,併申明保甲,嚴禁攜帶兵器。一旦發生殺盜案件,他都秉公執法,從嚴懲辦。對長期威脅羅城地區安定的少數民族山寨勢力,臨之以兵,曉之以理,結之以義,從而與他們建立了和睦的關係,羅城地區的社會秩序很快安定下來。於成龍又鼓勵人民發展生產,認為這才是使羅城得以穩定、富裕的長久之計。每逢耕種時節,他都深入民間,四處察看。看到努力耕作者,就一再問候、鼓勵;看到懶惰者,就嚴厲地批評;看到耕作不得法者,他就耐心教導。人民一看到他來了,就歡呼著從田野上跑來,圍在他身邊,向他施禮,問長問短。在不長的時間內,羅城就富裕起來了。他又發動人民擴建羅城,召民來居,使這個破敗的邊陲小城出現了一派興旺的景象。
第12節:上善若水(2) 於成龍和羅城人民建立了親如家人的關係,他一般不穿官服,也不擺官架子,經常深入民間,訪問疾苦。羅城本來就不大,因此,縣城裡每家的情況他差不多都瞭如指掌。羅城人民親切地稱他為“阿爺”,就連家中的婚喪嫁娶都來找他商量。百姓見他生活很苦,就不時送些錢物來,於成龍不收,百姓急得直哭。淳樸、善良的邊疆人民的一片熱心感動得於成龍也經常落淚,他耐心地勸說道:“我一個人在這生活用不了多少東西,你把這些東西拿回去給父母用,就同給我用是一樣的。” 於成龍在羅城六年,政績卓著,升任四川合州(今合州)知州。 1667年的一天,天未亮,於成龍穿著洗得發白的官服,帶著一個隨從悄然離開了羅城。清晨,羅城人民聞訊奔走呼號,追出幾十里,當看到那熟悉的身影消失在萬山之中時,都不禁哭了起來。 明末,四川是飽受戰火的地方。為了安定地方、恢復經濟,於成龍就任合州知州後,立即廢除了一些擾民的積弊,在官場中提倡儉樸,他本人則身體力行。人們經常看到,身為知州的於成龍不乘轎,也不擺儀仗,只騎一匹瘦弱的老馬,帶著一個隨從出現。大亂之後人口銳減,土地大片荒蕪。他召集流民,貸給耕牛、種子,讓他們墾荒,一時百姓從者紛紛,戶口迅速增加,既解決了人們的吃飯問題,也為國家增加了收入。他又建學宮、祭孔子,恢復地方的文化事業。 1680年,於成龍昇任直隸巡撫,不久,又升任江南、江西總督。清代初期的吏治比較清明,康熙帝更是一代賢明的君主,因此,於成龍按步升遷,二十年間從七品知縣升至封疆大吏,但他始終是一個深受人們愛戴的清官。 清代前期官員的俸祿極低,雖貴為總督、巡撫,每年俸銀也只有不到十兩,這對於那些揮金如土的大官僚來說,尚不夠一衣一餐之用,即使節儉使用,不搞排場,也只能維持中下等的生活。但對大多數官員來說,並不在乎俸銀的高低,因為他們另有生財之道,這就是通過“火耗”來貪污。每年,官吏要把從民間徵收來的大小不一、成色各異的賦稅銀子重新熔鑄,使其成色、大小一致。在熔鑄中必然要有損耗,於是,官吏便在法定賦稅之外再徵收一定比例的銀子,來彌補這一損耗。其實火耗不足1%,而官吏卻要徵收10% ~ 50%的火耗,各級官吏從中分貪。對此,朝廷是默許的。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是這樣來的。於成龍只靠俸祿生活,此外一錢不貪,因此,他生活清苦並非故作姿態,而是不得不如此。 1681年,康熙帝特地下詔,表彰他“廉明著聞”、“一介不取”,並念其家計薄涼,賞銀一千兩、馬一匹,以示鼓勵。 於成龍除早年任羅城知縣外,其餘都是在富庶地區擔任要職,發財很容易,但他十分清廉,為官多年從不帶家屬隨任,隨身財物也僅是一個竹箱、兩隻鍋、書籍文卷數十束,此外便身無長物了。 於成龍初任直隸巡撫,立刻下令嚴禁各級官吏分貪火耗,並罷免了幾個違反規定的州縣官吏,震動了官場。直隸地近北京,歷來為朝廷重視,八旗軍民勢力較大。他們仗著自己的特殊身份,常做些為害地方、欺壓百姓的事,於成龍對此做了很多工作。他編保甲,嚴連坐,鋤豪強,還經常親自或派人深入民間訪察,凡有犯法者嚴懲不貸。他還注意民間疾苦,每有災荒他都力請賑濟,妥善安排。康熙帝稱他為“天下第一清官”,並希望他能始終一節。 於成龍多年為官,沒能奉養母親,這一直是個憾事。他在就任江南、江西總督之前,母親去世,他回鄉葬母,然後赴任。按照清代製度,沿途地方對他有接待之責,但他自僱一輛騾車,從不打擾地方,悄然無聲地到達任所。他任江南、江西總督期間,革除積弊,安定地方。為了了解民風世俗,他經常微服出訪,一時在民間傳為美談。為了提倡清廉,他告誡部下:“若一味愛錢,只恐子孫縱會做文字,絕不出頭。更恐神鬼怨恨,生出瞎眼子孫,上長街唱蓮花落,要看字也不能夠了。莫笑老夫迂談。”江南風俗多尚侈麗,於成龍卻常身穿布衣。見長官如此,一些官吏也不得不收斂。於成龍年事已高,但儉樸如初,他每餐粗茶淡飯,常年以青菜佐餐,很少吃魚肉,所以江南人民善意地給他起了個綽號——“於青菜”。
第13節:上善若水(3) 1684年,於成龍卒於任上,終年68歲。臨終時,將軍、都統和僚屬檢點其遺物時,只在一個竹箱裡發現幾件衣服,案頭擺著一些飲食器皿,幾罐鹽豉。身為封疆大吏而清寒如此,數千年史冊中曾有幾人?消息傳出,百姓罷市聚哭,家家繪像祭祀。在於成龍去世以後,康熙皇帝親自給於成龍書寫了碑文:“朕讀周官六計廉吏,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吏道厥唯廉重哉。朕用是觀臣僚,有真能廉者,則委以重寄,賜以殊恩,所以示人臣之標準也。”其實,康熙皇帝所說的“六廉”與於成龍的不負朝廷、不虧黎民、兩袖清風的為官之道就是老子主張的“抱朴守拙,不為私慾所惑”思想的具體實踐。 不自矜伐,謙虛使人進步 老子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自我表現,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昭彰;不自我誇耀,反能見功;不矜持傲物,反能長久。這主要教導人們不要主觀,不要自滿,不要驕傲,謙虛才能使人進步。 在我國古代,像老子所說的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的人物如“大樹將軍”馮異、常山趙子龍等,值得我們效法。 在我國古代武將的軍職稱號中有裨將軍、偏將軍、大將軍;也有冠以威武字樣的將軍頭銜,如車騎、驃騎、武威、建威、龍驤、虎牙將軍等。然而在東漢還有一位稱作“大樹將軍”的將領,這就是著名的戰將馮異。 “大樹將軍”並非正式的官銜,而是當時軍隊士卒們封給馮異的別號。 馮異自幼好學,熟讀《左氏春秋》、《孫子兵法》等書。他原系王莽政府的一名郡掾,在家鄉河南潁川郡任職。一次他去屬縣巡查視察,被劉秀的漢兵抓去了。幸虧他的從兄馮孝及鄉友丁琳、呂安等均參加了劉秀的起義軍,經他們的推薦,劉秀又認為馮異確係人才,故赦而錄用他。馮異認為劉秀氣度非凡,可以與之共圖大業,故決心歸附他,回城率眾投降了。 馮異既有統率正規部隊和治理郡縣的才能與素養,又具備良好的作風。首先,他為人謙遜,在路上與其他將軍邂逅時,他總是先引車讓路。其次,他率領的隊伍整齊,進止皆有規矩,成為劉秀全軍的模範。特別在每次戰役結束後,部隊要駐紮休整,將軍們大多圍坐爭功論賞,獨有馮異從不居功自傲,總是隻身一人坐在大樹下默默無言地思考戰鬥的經驗教訓。久而久之,人們看到他這種與眾不同的作風,便稱呼他“大樹將軍”。當他們攻破邯鄲後,劉秀準備把收集的散卒分配給諸將,結果,兵士們都踴躍地報名,自願歸“大樹將軍”麾下。這種士卒們自發的愛戴之心,不僅使劉秀十分器重馮異,而且使“大樹將軍”這個稱呼迅速在全軍中傳播開來。他們認為“大樹將軍”不單不居功自傲,而且把功勞歸予將士群眾,所以獲得了將士的親附。從此,“大樹將軍”在人們的心目中已成為一個可敬可愛、可信可親的形象了。 公元30年春,馮異去京師時,盤踞在隴古的隗囂卻趁機蠢蠢而動。一到夏天,守在西方的諸將全為隗囂所敗,軍情十分吃緊。光武帝乃命馮異迅速進駐枸邑。當馮異尚未到達時,隗囂的大將王元已帶領兩萬人馬下隴,並分遣巡邏的先遣部隊進取枸邑。此時,馮異主張在敵人大軍未到前就去搶占枸邑。可是諸將均因戰敗膽寒而異口同聲地說:“敵人兵盛,乘勢而來,其鋒勢栗悍而不可擋。應該駐軍便地,慢慢地做出穩妥的作戰方略來再圖進取。”馮異說:“敵人臨境,貪於小胜而深入進軍。倘若枸邑失守則三輔動搖,關中不保,這是我擔憂的主要原因。如今我軍攻擊的力量雖尚不足,但守之有餘。故應該搶占枸邑,以逸待勞。”馮異不顧眾將的反對,親自帶領人馬,偃旗息鼓,悄悄地進駐枸邑,先把城門關起來。王元的巡邏部隊到達時,還不知道城中已有守軍而大模大樣地毫不戒備。馮異趁敵人麻痺大意,出其不意地突然樹旗擊鼓轟然而出。敵人驚惶失措地四處奔逃,馮異的軍隊乘勝追擊數十里,並大破之。正巧祭遵將軍的兵馬又大破王元的軍隊於淠地。於是其他諸豪均叛隗囂而歸降漢軍了。
第14節:上善若水(4) 馮異不僅在戰鬥中能運用恩信使對方不戰而降,而且在他的軍隊所到之處還能為百姓申理冤獄,關懷疾苦。就是被他俘虜的大批敵軍,他也遣送他們返回家園去重務舊業,絕不妄殺一人。 上善若水,是故柔弱勝剛強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老子認為,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往往能戰勝最堅強的東西,就像水,水是善於利萬物而不相爭的,它樂於往人們所不齒的低處走,卻能無堅不克,因為它不爭,所以沒有憂患。因而老子說,水最合於“道”。 水的凝聚力極強,一旦融為一體,就榮辱與共,生死相依,朝著共同的方向義無反顧地前進,故李白有“抽刀斷水水更流”之慨嘆。因其團結一心,水威力無比:匯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盪今滌古;乘風便起波濤,轟轟烈烈,激濁揚清。 水至柔,卻柔而有骨,信念執著追求不懈,令人肅然起敬。九曲黃河,多少阻隔、多少誘惑,即使關山層疊、百轉千迴,東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絲動搖,雄渾豪邁的腳步何曾有片刻的停歇;浪擊礁岩,縱然粉身碎骨也絕不退縮,一波一波前赴後繼,一浪一浪奮勇搏殺,終將礁岩撞了個百孔千瘡;崖頭滴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咬定目標,不驕不躁,硬是在頑石身上鑿出一個窟窿來,真可謂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愛心,最具包容性、滲透力、親和力,它通達而廣濟天下,奉獻而不圖回報。它養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壯,從不挑三揀四、嫌貧愛富。它映襯“荷塘月色”,構造洞庭勝景,度帆檣舟楫,飼青鰣鰱鯉,任勞任怨,殫精竭慮。它與土地結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與生命結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從不彰顯自己。 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執,有時細膩,有時粗獷,有時嫵媚,有時奔放。它因時而變,夜結露珠,晨飄霧靄,晴蒸祥瑞,陰披霓裳,夏為雨,冬為雪,化而生氣,凝而成冰。它因勢而變,舒緩為溪,低吟淺唱;陡峭為瀑,虎嘯龍吟;深而為潭,韜光養晦;浩瀚為海,高歌猛進。它因器而變,遇圓則圓,逢方則方,直如刻線,曲可盤龍,故曰“水無常形”。水因機而動,因動而活,因活而進,故有無限生機。 雖然也有渾水、污水、濁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無顏無色、晶瑩剔透;它光明磊落、無欲無求、堂堂正正。唯其透明,才能以水為鏡,照出善惡美醜。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靜如水,善莫大焉。 水不汲汲於富貴,不慽慽於貧賤,不管置於瓷碗還是置於金碗,均一視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謂“水平”。倘遇坑蒙拐騙,水便奔騰咆哮,此乃“不平則鳴”。人若以水為尺,便可裁出長短高低。 很多時候,顯山露水並不一定就令人信服;恰恰相反,也許不露鋒芒更具震懾力。在武術中,太極雖柔卻剛而有力。柔往往可以克剛,人們早就意識到這一些,而且很早就已經開始利用這一點去戰勝其強大而剛硬的對手。中國古代曾經是辯士的天下,他們往往靠其不爛之舌而能退幾十萬雄猛的敵兵;各國君主厚待他們,其實也是明白了柔能克剛的道理。 “柔”被弱者利用,可以博得人同情,也很可能救弱者於危難之間。弱者之柔很少有害,往往是弱者尋找保護的一個護身符。穆嬴夫人就是靠了她的柔情而使趙盾等君臣放棄了廢棄太子另立國君的念頭。 春秋時期,晉國君主晉襄公死了,太子夷皋年齡很小,少不更事。朝內一片混亂,諸大臣各有主張,都想立一個對自己有利的人為國君。在這些臣子中,有兩個人勢力最大,一個是趙盾,一個是賈季。趙盾想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而賈季想立襄公的另一個弟弟公子樂。眼看著年幼的兒子就要失去繼承君位的權利,夷皋的母親穆嬴使出了以柔克剛之計。每逢群臣朝會議事,穆嬴就抱著小太子在朝堂痛哭,說:“先君到底在哪一點上有過失?年幼的太子有什麼罪?太子雖然還小,但總也還是先君親自冊立的,難道誰說廢就可以廢嗎?廢掉嫡嗣而去從外邊迎立新君,你們把太子放在哪裡?你們不怕壞了祖制嗎?你們眼裡還有先祖還有君王嗎?先君啊,今日我們孤兒寡母任人欺凌,你就不能睜睜眼顯顯靈嗎?”她往往掩面長泣,太子年幼,見母后傷心流涕,雖不明白怎麼回事,卻看也看得傷心,也就在一旁跟著放聲大哭。到傷心處,母子抱成一團,泣聲如咽,場面甚是淒涼感人。群臣即使不以為然,卻也不免有些心酸,次數多了竟也開始逐漸地有了做賊心虛的感覺。穆嬴還經常在散朝後抱著太子去趙盾家裡,以情動之,說:“先君倚重您,臨終之前抱著這個孩子把他託付於您。先君的殷殷叮囑,無盡的信賴、擔心而又滿懷希望的目光,妾身都還清清楚楚地記得,您難道就忘了嗎?先君擔心太子年幼,但因為您那麼懇切地答應照顧太子,他也就放心地去了。而今您卻要廢黜太子,您難道不想一想先君對您的厚待和重托嗎?丈夫豈可不忠君?丈夫豈可不守信?百年之後,您打算如何去見先君呢?而且,太子何辜啊!”趙盾一面於情不忍,一面擔心這樣下去會鬧得人心惶惶,國內將不得安寧,而且會讓自己失去人心,自己擁立的新君也將失去人心,那樣豈不是得不償失?於是他與群臣商議,派軍隊去攔截秦國護送公子雍的軍隊,不讓公子雍進入晉境,仍然立太子夷皋為君,就是晉靈公。
第15節:上善若水(5) “柔”若被正者利用,則正者更正,為天下所敬佩。正者之“柔”,往往是為人寬懷,不露鋒芒,忍人所不能忍。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出於眾,人必誹之。漢武帝時,公孫弘身居高位,但是生活極為簡樸,從不像有的公卿那樣窮奢極欲。朝官汲黯認為他很虛偽,於是向武帝報告說:“公孫弘地位在三公之列,俸祿那麼多,卻經常身穿布衣,出入都從簡,一點都不像朝廷高官的樣子,處處顯出一副窮酸相,這其中一定有詐。” 人不一定要為惡才遭致災禍,像公孫弘一樣,平日兢兢業業為國效勞,為人也心胸坦蕩,並沒得罪什麼人,也從來不算計別人,只不過生活簡樸了一點,卻也幾乎成了罪過。漢武帝原本就是多疑的人,即使沒有人在他面前搬弄是非,他也是對每一個人都有所猜忌的。而現在有人來跟他說公孫弘“有詐”的話,在他那多疑的心裡豈不又添了一層疑惑?漢武帝一下子提高了警惕,召見公孫弘,問他關於汲黯所說的事。公孫弘見皇上臉色陰沉,估計自己將有可能大禍臨頭,一不小心就可能性命難保。但他一向光明磊落,君子之心坦蕩盪,所以他並不畏懼,從容地謝罪說:“陛下所說臣常穿布衣的事確實是有的。九卿之中和微臣最要好的莫過於汲黯了,現在他質問於我,也確實是挑中了我公孫弘的毛病,三公常穿布衣,確實有巧施騙術沽名釣譽之嫌,有些不合常情。而且管仲做齊國的宰相,得到齊王多次饋贈,財物多得可以和國君相比擬;齊桓公稱霸以後,也乖越了一般君主的本分。好像財富總是與地位高低成正比的,很少有位高而生活清苦的。但是也並非都如此,晏嬰做齊景公的輔臣,吃飯不加肉,妻妾也不穿絲織衣服,齊國照樣治理得很好。所以治理國家需要的是有才能的大臣而不是有財富的大臣。現在我公孫弘做御史大夫,穿麻布衣服,不求華麗生活,只是覺得無需那麼揮霍,簡樸一點並沒有什麼損失和不便,反而能為國家節省些財富有什麼不好呢?別人若懷疑我這樣做是另有其他目的,甚至是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太抬舉我了。” 漢武帝不僅接受公孫弘的說辭,而且認為他說得很有理,這種簡樸之風應該全國提倡。從此漢武帝更加器重公孫弘。公孫弘身居高位而兩袖清風,從不謀一己之私利,縱然如此卻還有人要無事生非在皇上面前詆毀他;但是他並不放在心上,在皇上面前從容不迫地講明自己的立場和理由,並且絲毫不怨進讒言之人。這是何等的溫文儒雅!他的這種“柔”讓人感到一種隱隱的內力,足以穿透一切厚障,榨出他人楚楚衣冠下掩蓋著的渺小來。 “柔”還有可能被姦者、邪者所利用,這就很可能是天下之大不幸,他們往往欺下罔上,無惡不作。在強者面前奴顏婢膝,阿諛奉承,在弱者面前卻盛氣凌人,欺行霸世。他們以“柔”來掩蓋真實的醜惡嘴臉,讓人看不到他們的陰險毒辣,然後趁你不注意狠狠地戳你一刀,這才是最可怕的。宦官石顯雖不能位列三卿,但卻利用皇帝對他的寵信而日益驕奢橫逸,濫施淫威。在皇帝面前他卻顯出一副柔弱受氣的小媳婦神態,不露一點鋒芒,以博得皇帝的同情和信賴,藉此卻又更加胡作非為。嚴嵩是一代奸相,可謂赫赫有名,恐怕要永留大名於青史了。奸賊在皇帝面前往往是以忠臣的面孔出現的,總是顯得比誰都忠於皇上、忠於天朝;而在皇帝背後卻欺凌百姓,玩弄權術,惡名昭著。正是這種人才善於耍手腕,以他們的所謂“柔”來戰勝他們的敵人,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們往往長於不動聲色,老謀深算,滿肚子鬼胎,對手往往來不及防備便遭暗算。 所以柔並不等於弱,剛也並不一定等於強,關鍵在於人怎樣去利用它,怎樣恰到好處地利用它。 自我約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老子認為,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也就必然同時知道什麼是醜了;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也就必然知道什麼是惡了。所以,難與易互相成就,長與短互相對比,高與低互相映襯,聲與啞互相附和,前與後互相追隨,這是永恆普遍之理。有智慧的聖人用“無為”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地教導,讓萬物自然地產生而不去人為地創造。
第16節:上善若水(6) 老子告訴我們,應該學習聖人,聖人即是明白“道”之要義的人,聖人會採取“無為”和“不言”的態度來對待世上的一切,這就叫做順其自然。 認識宇宙和自然的規律是必需的,給予概念與名相(概念: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觀事物一般的、本質的特徵。人類在認識過程中,把所感覺的事物的共同特點加以概括,就成為概念。比如從白雪、白馬、白紙等事物裡抽出它們的共同特點,就得出“白”的概念。名相:一切事物有名有相,耳聽到的為名,眼看到的為相。因此也有人認為,即是概念也)是無法避免的,那我們又該如何做到順其自然呢?這就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個有正確價值觀的人,必然是一個有著自我制約機能的人,同時他也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不需要的是什麼。一個有了正確價值觀的人,在他認識自然規律、按規律去辦事時,即使他因有概念和名相而有了美與醜、善與惡的分別,但他也懂得努力去追求美與善,而盡可能拋棄醜與惡,這樣就自然而然地避免了貪婪,做到一切順其自然了。 唐朝懿宗之時,由於他的荒淫奢靡,世風日下,官吏貪贓枉法極為猖獗。當時有個叫楊牧的就是個貪婪成性的奸詐之人,他用聯宗的手段巴結上了當時宦官左軍中衛楊玄階,當上了宰相。在他當權期間,曾經“收錢百萬”,就連他的門吏僮僕也狗仗人勢,巧取豪奪。他的女兒嫁給尚書右丞裴坦的兒子時,帶了很多嫁妝,器皿用具都用犀牛角和玉石裝飾著。裴坦是個廉潔奉公、嚴於律己、不與不正之風同流合污的人,他有著遠見卓識、高風亮節,一看到兒媳婦陪嫁的財物如此豐盛,用具如此奢侈,不但不高興,反而怒氣沖沖地說:“這些東西將來必定會毀滅我的家。”於是下令把它們全都銷毀了。不久,楊牧這個鼠目寸光、放縱貪婪的小人終因受賄事發,被貶為端州司馬,後來又被流放到荒遠的歡州,途中被賜死。 可見,裴坦頭腦清醒,不追逐奢靡之風,不貪圖非分之財,這種品格是值得讚賞的。而楊牧以權謀私,貪贓枉法,最後落得可悲的下場,是值得我們引以為戒的。 一個人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他自然就會像裴坦一樣,不會產生過多的私慾,他會一切順其自然而不強求。一個有了正確價值觀的人,他還會如老子所說:“夫惟弗居,是以下去。”即便他有了成就,他也不會自恃、佔有,所以他的成就就永遠不會失去。 淡泊明志,解除貪婪的枷鎖 不崇尚、器重賢能的能力,會使人們沒有爭當賢能的慾望;以難得稀有的財貨為貴,會使人們產生偷盜和搶劫的慾望;不用能夠引起衝動的事引誘人們,人們的心就不會亂。 因此,聖哲者治理政事所採取的方法是滿足民眾的溫飽,永遠使人們的意識保持在無慾望的狀態,即使有少數人明白如何去爭名奪利、滿足私慾,他們也不敢真的去做了。如果能夠這樣“無為”地去實踐,那麼天下也就沒有不長治久安的了。 這是老子提出的安民政策,接著又給統治者提出了具體的辦法:“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許多人認為,老子“常使民無知無欲”的主張是愚民思想。其實不然,事實上老子並不主張去除人的正常慾望,他目的是使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他實際是主張“少私慾,視素保樸”。這一主張對我們的立身處世也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人都有慾望,貧窮的人想變得富有,低賤的人想變得富貴,默默無聞的人想變得舉世聞名,沒有受過讚譽的人想得到榮譽,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問題在於慾望和能力之間是必須成正比的。修身養性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尋求慾望與能力之間的和諧。在慾望和能力之間產生嚴重不協調時,或者抑制慾望的膨脹,或者增加自己的能力。世界上,美好的東西實在數不勝數,我們總是希望得到盡可能多的東西,其實慾望太多,反而會成了累贅。還有什麼比擁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讓自己充實滿足呢?選擇淡泊,拋棄貪婪吧!
第17節:上善若水(7) 清朝乾隆、嘉慶年間,遼陽有一位叫王爾烈的才子,他從小就很會賦詩作文,書法也寫得瀟灑飄逸,聰明伶俐,才智出眾。長大做官以後,清廉不貪,有兩袖清風之譽。有一次,王爾烈從江南科考回來,恰逢嘉慶皇帝登基繼位,皇帝召見他說:“老愛卿家境如何?”王爾烈回答:“幾畝薄田,一望春風一望雨;數間草房,半倉農器半倉書。”嘉慶說:“老愛卿為官清廉,我是知道的,朕現在派你去安徽銅山鑄錢,你去上幾年,光景就會不錯了。”王爾烈到了銅山鑄錢,那裡有座清朝御製通寶的鑄錢爐。他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又奉詔回到京城,嘉慶召王爾烈上殿,問:“老愛卿,這一回可以安度晚年了吧?”言外之意是,這一回從錢堆裡爬出來,該有不少“收穫”吧?王爾烈聽了以後,笑了笑:“臣依然是兩袖清風,一無所存。”嘉慶說:“不會吧,你再查查看!”王爾烈只好又回手一掏,從袖套裡掏出三個銅錢來,只見一個個磨得溜光雪亮,原來是鑄錢時用的模子。嘉慶皇帝見王爾烈如此清廉,十分感動地說:“卿真可謂廉潔奉公,兩袖清風!” 王爾烈並不富有,而且是很清貧,可他自己過得充實滿足。但生活中的許多人並不如此,他們有太多的追求。 許多人不斷地追求錢財,其實只是被內在的貪欲推動著,人們似乎覺得只有錢財才能帶給自己安全感,所以瘋狂地聚斂錢財。這種人把錢財看得比性命還寶貴,為了錢什麼事情都敢干,投機行險,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玩忽職守,那麼等待他的也將是法律的嚴懲。 知人者智,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知人者智,自智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善於識別他人品行和才能的人是最明智的,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缺點的人,才是最聰明的人。戰勝別人的人才是有力量的,而戰勝自己的弱點、缺點的人才算堅強。知道滿足的人是富有,努力勤行的人是有志氣。不離失根基的人才能長久,身死流芳不朽的人才是長壽。一句話,自知、自勝、自足、自強的人才能長久。 此句話的要旨是對自己的認識體現一個“虛”字,反對一個“滿”字。只有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戰勝自己,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退一步講,每個人的真正敵人是自己;真正進行較量的對手是自己;一生中苦苦追尋的是自己;一生中最難把握、最難戰勝的還是自己。從認識論看問題,自知就是實事求是地、辯證地看待自己。不知自己,則無以知人;不知別人,則無以知己。 中國人歷來提倡這種“自知之明”的情操,認為這是前進的動力和階梯。最偉大的人格力量是能自覺地向自己的弱點、缺點挑戰:要以正義向邪惡挑戰,以勤奮向懶惰挑戰,以公正向偏見挑戰,以真誠向虛偽挑戰,以謙和向驕狂挑戰,以達觀向憂鬱挑 戰……挑戰不是目的,而是最終要“降服你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自勝者”,成為自己的主人。 歷史上的劉邦為什麼能在楚漢之爭中最後取得天下?關鍵一點,他能認識別人,謙下用人,同時也能正確認識自己,他在稱帝后講的三個“我不如”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 劉邦年輕時就胸怀大志,喜歡廣交朋友。 30歲時,當了秦朝沛縣的泗水亭長(鄉村小官)。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首倡起義,天下紛紛響應。起義浪潮很快波及到沛縣,劉邦與蕭何、曹參等一起殺死沛縣縣令,正式宣布起義。他重用賢士,善於集中集體的智慧,使隊伍從小到大,由弱變強,逐步發展成為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他曾數敗秦軍,直搗咸陽,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後來又經過4年楚漢戰爭,殲滅項羽,統一中國,建立了西漢王朝。 劉邦不計小節擢用陳平,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佳話。陳平是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少年時家中貧困,與哥哥、嫂子住在一起。為了生計,他經常幫助人家辦理喪事。已經到了結婚年齡,還娶不上媳婦。
第18節:上善若水(8) 陳平身處逆境,卻胸怀大志,他刻苦讀書,勤於實踐,增長了見識和才能。他曾經主持鄉社分肉,因為公道正派而得到鄉親異口同聲地稱讚。陳平感嘆地說:“可惜!如果讓我治理天下,也會像分肉一樣秉公辦事。” 在反秦鬥爭風起雲湧的形勢下,陳平離家出走,投奔了魏王。他屢獻奇計,而魏王卻不予採納,這時,有人在魏王面前說陳平的壞話,他便離開魏王,投奔了項羽。他略施小計,就幫助項羽收服了殷王司馬印。但項羽心胸狹窄,用人多疑,陳平覺得他成不了大事,又離開項羽而投奔劉邦。通過魏無知的舉薦,被劉邦任為擴軍都尉(負責調節諸將的關係)。 一個降將無尺寸之功,卻一下子成了漢王的心腹,劉邦的老部下紛紛不平。大將周勃和灌嬰對劉邦說:“陳平雖然儀表堂堂,卻未必有真才實學。我們聽說他在老家時與嫂子私通,品行不端;他因為沒有得到魏王和楚王的重用,才來投奔漢王。您對他加官晉爵,他卻不能忠於職守,利用職權之便,經常接受諸將的禮金。陳平是一個反复無常的小人,請您好好考察一下。” 劉邦聽了將信將疑,就把魏無知叫來,責備說:“陳平的品行這樣壞,你為什麼不說清楚,反而一味吹噓他多麼有才能呢?” 魏無知說:“我推薦的是陳平的才能,大王責備的是陳平的品行,這是兩回事。如今楚漢相爭,勢不兩立。失人者敗,得人者興,要想打敗楚王,您就得重用像陳平這樣的人才,以協助籌劃良策。至於盜嫂受金之事,您又何必介意呢?” 劉邦聽了魏無知的話,覺得也有道理,但心裡還不踏實。又召見陳平,責問:“你先是追隨魏王而不稱心,後來投奔楚王私自離去,現在又同我一起共事,這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懷疑啊!” 陳平坦率地回答說:“我之所以離開魏王和楚王是有緣故的。前者固執己見,不納忠言;後者志大才疏,任人唯親。我聽說您重視人才,納賢任能,所以才來歸附。我剛到漢營,身無分文,不得不接受諸將的禮金。如果您認為我的計策可取,就把我留下;如果你聽信別人的閒話,不用我的計策,大家送給我的錢原封未動,請您收回我的官印,我就此告辭。”陳平的一番話,打消了劉邦的疑慮,他立即向陳平道歉,同時賜給他很多錢物,立即升任他為護軍中尉,監督和考察全軍將領。從此以後,陳平作為劉邦的重要謀士,不遺餘力地為他出謀劃策。 楚漢戰爭時期,劉邦同項羽在滎陽展開決戰。項羽率領幾十萬大軍不斷攻擊滎陽,使漢軍在正面戰場上陷入困境。這時,陳平向劉邦獻計,利用項羽“意忌信讒”的弱點,施行離間計。劉邦覺得可行,便撥給陳平銅錢四萬斤,收買楚軍將領,離間項羽與諸將的關係。 陳平通過賄賂楚將和散佈流言,說鍾離昧等大將因為屢建大功而不能封王,想聯合漢王殲滅項羽。項羽聽到流言,便起了疑心,於是派使者到漢營探聽虛實。劉邦早已設下圈套,讓人先準備一桌豐盛宴席,當楚使一到,又故作驚詫地說:“我以為是亞父范曾的使者,原來是項王的使者。”急忙叫人撤了,換上一桌很差的飯菜。 楚使回去一匯報,項羽果然懷疑范曾暗通劉邦。范曾建議速攻滎陽本來是一條妙計,項羽卻拒不採納。范曾看出項羽懷疑自己,便對項羽說:“天下大局已定,你自己好好乾吧,讓我留著這副老骨頭回老家去吧!”於是,拂袖而去。項羽從而失去了足智多謀、屢建奇功的首席謀士。 劉邦讀書不多,是個“大老粗”。他一度認為,真正有用的是馬上征戰的武將,而讀書人往往是靠不住的。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十分討厭儒生,甚至稱其為腐儒、豎儒。但是,他對那些有真才實學的儒生,不僅絲毫不加歧視,而且尊敬、信任和重用。 公元前209年,當劉邦進軍高陽(今河南杞縣西)地區時,儒生酈食其找到劉邦身邊的一名騎兵,說:“我聽說沛公為人傲慢,但是很有韜略,真是我敬慕的人物,我想跟隨他乾一番事業,請您先給我介紹一下。”
第19節:上善若水(9) 騎兵說:“沛公十分討厭儒生,見面時,你千萬不要說自己是儒生。” 第二天,酈食其去見劉邦時,劉邦正讓兩個侍女洗腳,對酈食其表示了輕蔑之意。酈食其見此場面,故意慢騰騰地走到劉邦面前,不行大禮,只是長揖不拜,大聲問道:“你帶兵來到這裡,不知是幫助暴秦攻打起義的諸侯,還是幫助起義諸侯討伐暴秦呢?” 劉邦一聽,勃然大怒,罵道:“可惡的儒生,暴秦無道,大家都爭先恐後地攻打它,為什麼還要說助秦的話呢?” 酈食其沉著從容地說:“如果你想推翻暴秦,為什麼對長者如此無禮?你好好想一想,行軍打仗要有良謀,如果你對賢人智士如此傲慢,誰還會為你獻計獻策呢?” 劉邦一聽,立即起身行禮,恭恭敬敬地向酈食其請教。 酈食其說:“你的兵馬不滿萬人,又缺乏訓練,要去攻打關中,如同虎口探險。不如先去攻取陳留。陳留是天下要道,乃兵家必爭之地,而且城中糧食充足。佔據陳留以後,招兵買馬,擴充軍隊,等到兵強馬壯,就可以橫掃天下。” 劉邦正為軍糧不足而犯愁,急忙問道:“攻取陳留,先生有何妙計?” 酈食其說:“我與陳留縣令相識,可以勸他投降獻城。如果他不投降,你就率師攻城。”劉邦聽後十分高興。 酈食其連夜趕到陳留城,勸說陳留縣令降劉反秦。但是縣令不願起義,卻留酈食其住下。夜半時分,酈食其出其不意地割下縣令的腦袋,回到劉邦大營。 第二天,劉邦帶兵攻城,把縣令的腦袋高懸在竹竿上示眾。守軍一見,立即打開城門投降。劉邦在陳留獲得大量糧草、兵器,為西進關中奠定了基礎。 當楚漢雙方的戰略地位開始轉化的時候,酈食其又不失時機地向劉邦建議反守為攻。他指出,應該乘項羽東去之機,立即收復成皋和滎陽,同時設法把楚漢之外、據地最廣的齊王田廣爭取過來,以造成天下歸漢之勢。劉邦立即採納這一建議。酈食其又自告奮勇地前往齊國,說服齊王田廣降漢,不戰而得齊國七十餘城。同時,漢軍也一舉收復了成皋和滎陽,從而取得了戰略優勢。 劉邦對蕭何的基本態度是重用不疑,因為蕭何有傑出的治政理財才能。楚漢戰爭時期,劉邦在前線指揮作戰,蕭何在關中獨當一面,主持後方建設。他主管法令、宗廟、社稷、宮室、縣邑和一切大小雜務,權力很大。但是,劉邦對他深信不疑,凡是蕭何送來的報告,他都一一批准實行,一時來不及上報的,他也允許蕭何“便宜行事”、“先斬後奏”,使蕭何可以大膽放手地辦事,在關中安撫百姓,頒布法令,保證兵源,供給軍糧。 楚漢戰爭初期的形勢對劉邦十分不利。公元前205年的彭城一戰中,漢軍死傷二十多萬人,劉邦只率領數十騎突圍,連家屬也成了項羽的俘虜。但由於蕭何不斷提供兵力、物力的支援,所以劉邦得以重振軍威,最終戰勝項羽,統一天下。楚漢戰爭結束後,劉邦論功行賞時,把蕭何排在第一位。 韓信能攻善守,具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但他有時不顧大局,謀求個人權位。劉邦針對韓信的特點,用其所長,避其所短。 韓信出身貧困,青年時代曾受胯下之辱,許多人看不起他。後來,參加了項梁起義軍,卻一直沒有得到重用,於是,又投奔於漢軍。通過夏侯嬰的推薦,劉邦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管理糧餉的軍官)。韓信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才能的機會,便從漢營逃亡。蕭何聽說這件事,來不及同劉邦商量,就披星戴月追回韓信,並建議劉邦封韓信為大將。劉邦通過了解,發現韓信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決定委以重任。 為了樹立韓信的威望,劉邦設置將壇,舉行隆重的拜將儀式,任命韓信統率三軍。拜將儀式結束以後,劉邦請教韓信說:“丞相極力推薦你,你將給我提供什麼良策?”韓信精闢地分析了項羽雖強亦弱、劉邦雖弱亦強的原因,提出了定三秦、滅項羽的戰略部署。劉邦聽了打心眼裡佩服,只恨自己認識韓信太晚了。
第20節:上善若水(10) 韓信拜將以後,攻城略地,屢建奇功,同時也滋長了驕傲情緒。他滅亡齊國以後,想自立為齊王,便派人向劉邦求封。劉邦當時正與項羽激戰,日夜盼望韓信支援,沒想到韓信竟然不顧大局,要求封王,不禁怒火中燒,破口大罵。經張良和陳平的提醒,他恍然大悟,立即轉怒為喜,慨然允諾了韓信的請求,使項羽的韓信叛劉邦的計劃破產,贏得了楚漢之爭天平上關鍵的一個籌碼。 韓信在楚漢戰爭中,充分發揮了軍事指揮才能。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殺死章邯,收復三秦;用木罌渡軍,平定魏地;背水一戰,大破趙軍;還用水淹戰術殺死了項羽的猛將龍且,奪取了齊地。公元前202年,他在垓下(今安徽境內)佈置了十面埋伏,迫使項羽自殺於烏江,為滅楚建漢立下了赫赫戰功。 劉邦在楚漢戰爭中,之所以能從劣勢變為優勢,最終打敗項羽,統一天下,知人善任是重要原因之一。劉邦用人的基本政策是,凡是能為他的政治目標出力獻策的,不管其出身經歷如何,他都量才錄用,並按功勞大小封爵授官。彭越出身漁民,以後又曾為“盜”,英布因犯秦法,被處以面上刺字的黥刑,他倆都因功而封王;以屠狗為業的樊噲封舞陽侯;馬車夫夏侯嬰官至太僕;曾以編織謀生的周勃,後來擔任太尉(掌管全國軍事);布販子出身的灌嬰做了御史大夫;農民起義領袖酈商封曲周侯。 劉邦稱帝不久,在洛陽南宮的一次宴會上問群臣:“我為什麼能得到天下,項羽為什麼失去了天下?”文臣武將紛紛發言,各抒己見。王陵首先說:“您平時待人傲慢無禮,動不動就發脾氣,但是賞罰分明,量才錄用。你派人攻城略地,取勝以後,就給人記功,與天下均利,所以將士都願意為你效勞。項羽剛愎自用,嫉賢妒能,誰有才能就會受到懷疑,誰立了功反而受到迫害,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不少大臣附同王陵的意見。 劉邦認為他們沒有講到點子上,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運籌帷幄之中,決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穩定後方,安撫百姓,源源不斷地供給軍餉,我不如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攻城略地,戰無不勝,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當今豪傑,天下奇才,我能重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得到天下的緣故。項羽只有一個范曾,尚且不能重用,這就是項羽失敗的原因。”大家聽了心悅誠服,紛紛下座拜伏。 多藏厚亡,貪欲是人生的禍源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在老子看來,追求名譽、財物與保全生命是絕對不相容的。實際上他認為保全生命最重要。他認為過於愛名利必定要付出很大的耗費,龐大的儲藏必遭巨大的損失。多藏,就是指對物質生活的過度追求。一個片面追求物質利益的人,必定會採取各種手段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有人甚至會以身試法。 “多藏必厚亡”,意思是說豐厚的貯藏必有嚴重的損失。這個損失並不僅僅指物質方面的損失,它也指人的精神、人格、品質方面的損失。貪求私慾者往往被財欲、物慾、色欲、權欲等迷住心竅,攫求無已,終至縱慾成災。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老子處世為人的精闢見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極限,超出此限,則事物必然向它的反面發展。因而,每個人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清醒而準確的認識,凡事不可求全。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積斂的財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 和珅,滿洲正紅旗人,1750年生於北京西直門內驢肉胡同的一個普通四合院裡。幼年的和珅長得玲瓏剔透,十分惹人喜愛。他在咸安宮官學學習了十年。咸安宮官學學習的主要課程是滿文、漢文的翻譯,用的漢文課本是《三字經》以及《四書》、《五經》之類。少年的和珅非常聰穎,在同學中,他的學習一直最出色。他不僅很好地完成了學業,而且在他的老師——當時已頗有名氣的吳省蘭、吳省欽等人的指導下,學會了填詞做詩。
第21節:上善若水(11) 和珅的父親承襲了祖上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家庭生活算不上窘迫,但和其他的豪富比起來卻是遠遠不及。和珅自幼耳聞目睹的是大人們在官場上的勾心鬥角,在風月場中爭風吃醋的奇聞艷談,感觸最深的是金錢的力量。他知道,只要有了權,才可能有錢。因此,他千方百計地尋找擠入仕途的機會。 和珅聰穎過人,機遇非常好。 1769年,身居高位的英廉看中了他,並把自己一手撫養大的孫女許配給他為妻。許親時英廉已是刑部尚書兼戶部侍郎、正黃旗滿洲都統的高官了。和珅有英廉這個“岳祖”做靠山,前程一片光明。也就在這一年,和珅承襲了父親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 在“岳祖”英廉的幫助下,1772年,和珅被授予三等侍衛職,不久被挑選補充粘桿處侍衛。粘桿處正式的官稱是尚虞備用處,為掌管辦助侍衛處與護衛營,保衛皇帝並隨侍皇帝釣魚娛樂的機構。粘桿處侍衛因為平時要伴隨皇帝左右,出入大內禁苑,因此要可靠的八旗子弟擔任。也正因為他們能接近皇帝,一旦得到皇帝的垂青就可以飛黃騰達。和珅擔任的侍衛比藍翎侍衛低一級,不可能隨時見到皇帝,但他認為機會總會到來的。 有一次,和珅和許多侍衛一起護衛乾隆皇帝出宮。乾隆坐在轎中閱覽邊境送來的軍事情報,看到一份報告上說有一位要犯因看管不嚴而逃脫,感到很生氣,遂自言自語地背誦了《論語》中的三句話:“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歟?”意思是說:“老虎、犀牛從檻裡逃了出來,龜殼美玉在匣子裡毀壞了,這是誰的責任呢?”身邊的侍衛們聽了,都愕然不知所云,互相詢問皇上說的是什麼。這時和珅卻應聲道:“典守者不得辭其責!”這也是《論語》中的話,意思是“管這件事的大員負有推卸不掉的責任”!乾隆聽了,十分高興,問和珅:“你讀過《論語》嗎?”和珅回答:“讀過。《四書》、《五經》都能粗通一二。”乾隆又問他的家庭出身、年齡,和珅都答得十分得體。乾隆見和珅長得眉清目秀,儀態優雅,回答得口齒清楚,頗有幾分好感。從此,和珅深得乾隆的恩寵,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裡,由小小的侍衛連升三級,先是做儀仗隊總管,後被提拔為“御前侍衛,兼副都統”,成為乾隆皇帝面前的紅人。這時,和珅才二十五歲。 1776年,和珅由御前侍衛兼副都統升為戶部侍郎,並被授任軍機大臣兼內務府大臣。乾隆皇帝對他“騷駁向用”(專意任用不疑),又讓他“兼步軍統領,充崇文門稅務監督,總理行營事務”。 戶部侍郎、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步軍統領,這些官職很有實權,而崇文門稅務監督更是個來錢的肥差。許多官員都明里暗裡向和珅送禮納賄。和珅趁這個機會,狠狠地撈了一把。 和珅善於揣摩逢迎,已摸透了乾隆的心理。他見乾隆處處以聖祖康熙為自己的楷模,就投其所好,常常藉著歌頌康熙的威德來讚頌乾隆的恩澤四海和武功蓋世。一次,他聽乾隆說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話,就趁機向乾隆描述了江南的水光山色,還講了康熙皇祖下江南的盛況。於是,乾隆決定效法聖祖巡游江南。和珅提議的這次南巡,既博得了乾隆的高興,自己也藉監造龍舟和主持迎接聖駕的機會發了一筆橫財。 1780年正月,乾隆命和珅和吏部侍郎喀寧阿一起往雲貴查處雲貴總督李侍堯貪污案。和珅很快查清了李侍堯的罪狀,上奏朝廷。乾隆看到和珅辦案迅速、幹練,遂改變了原來讓和珅留用雲貴總督的打算,讓他定案後立即回北京。和珅還沒到北京,就被提升為吏部尚書;不久又命在議政大臣處行走。 5月,和珅回到北京。為了表示嘉獎,乾隆不久又提升和珅為御前大臣、鑲藍旗滿洲都統。 對和珅來說,除了加官晉爵,最大的喜事是與皇上結成了親家。和珅的兒子是1775年出生的,剛滿六歲時,乾隆親自給取了大名,叫丰紳殷德,並指為自己最小的女兒十公主額駙(女婿),等到成年,就舉行婚禮。與皇帝結成了兒女親家,和珅的地位便有了長久的保障。這一年後,和珅又被授予領侍衛內大臣,並兼理藩院尚書事;1781年11月,又兼理兵部尚書,管理戶部三庫事務;1782年,調任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管理戶部。協辦大學士是宰輔之一。和珅自1776年擔任過文淵閣提舉閣事、翰林院掌院學士等主管文事的要職。此外,和珅還多次充當經筵講官,獲得了至少在名義上為“天子師”的殊榮。 “欽定”諸書、科舉、經筵,這都是乾隆時期最重要的文化事務。和珅參與或主持文化事務,對當時文化政策的製定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第22節:上善若水(12) 由和珅建在京郊的私家莊園別墅淑春園,便可以見到和珅富甲天下之一斑。淑春園始建於乾隆初年。乾隆晚年,和珅受寵日隆,勢傾朝野。原來位於西直門內驢肉胡同的宅第儘管一再擴建,但畢竟不大符合和珅“權相”的身份了。因此,乾隆把淑春園賜給了和珅。和珅成為淑春園的主人之後,將淑春園改名為十笏園,以寓其怀揣十笏、手拿大權之意。之後,興師動眾,對全園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改建,掘地為湖,疊石為山,建成了一座山水相間、風景秀美的園林。全園的建築佈局仿照圓明園,假山、土崗、石塔、島嶼錯落有致,其中石舫、孤嶼和圓明園的蓬島、瑤台一模一樣。房屋所用木材都是楠木,式樣仿照大內寧壽宮的建築,富麗堂皇,雍容華貴。為了修建淑春園,花費的人力、物力難以計算,單是園內的一座太湖石,就花費了數千金才運來,以至後人有“曾移奇石等黃金”的感慨。 淑春園裡除了和珅的妻妾及兒子、兒媳,還有和珅請來的幕僚吳省欽、吳省蘭、李璜等人。他們為和珅出謀劃策,是和珅的“智囊團”。此外還有大量的家奴、婢女。和珅利用職權,大量使用公役人員,步軍統領巡捕營在和珅私宅供役的就有一千多人。 淑春園的生活是華貴奢靡的,和珅與家人們每天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男人俱是輕裘,女人俱是錦繡”。 1796年元旦,乾隆皇帝正式宣布退位,把皇位讓給琰,年號為嘉慶。然而,乾隆的讓位只是“退居二線”而已,並沒有真正放棄權力。因此,這時和珅仍官居高位,受到乾隆的寵信重用。作為“兒皇帝”的嘉慶雖不滿意,也只好暫且忍耐。 1799年正月初二,乾隆去世。三天后,身著孝服的嘉慶召見群臣,命令百官特別是負責監察的台監官員,指責朝政弊端,檢舉大臣不法情事。任給事中的著名學者王念孫心領神會,首先起來檢舉和珅,得到了許多大臣的響應。初九,嘉慶下令將和珅及與和珅關係密切的戶部尚書福長安革職拿問,並委派大員調查和珅的罪狀,查抄和珅的家產。 當查抄者把查抄和珅的家產清單拿出來,大家看了無不吃驚。清單的一部分列著:房屋兩千餘間;田地八千多頃;銀號十多處,本銀六十萬兩;當舖十處,本銀八十萬兩;金庫赤金將近六萬兩;銀庫內元寶、京錁、蘇錁將近九百萬個;珠寶庫、綢緞庫、人參庫都裝得滿滿的。當時,清廷歲入銀為七千萬兩。而和珅的這部分家產總值銀達八億兩之巨,比清廷十年的總收入還要多,可見其贓物之多、財富之巨。和珅的兩個家人被抄沒的家產也值銀七百萬兩。查抄的和珅家產大部分落入嘉慶皇帝私庫,所以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1799年正月十八日,即在乾隆皇帝去世半個月之後,嘉慶皇帝下詔賜和珅自盡。由和珅之死可以看出貪欲是人生的禍源。 海納百川,做人方能成功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江海所以能成為一切小河流的領袖,就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一切小河流的下游。這就是江海容納百川的“海量”。人亦應如此,有山谷那樣的胸懷,有大海那樣的氣度,就會“有容乃大”,成為一個思想境界高尚、文化知識廣博、朋友眾多的人。 虛懷若谷的本質是:不自負,不自滿;不武斷,不固執。看到別人的長處,虛心學習,反省自己的不足,自覺加以克服;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接受別人的幫助。在這方面明末清初的顧炎武就是一個很好的典型。虛懷若谷是一個人能夠成才、成功的重要條件。每個人都應努力培養自己虛懷若谷的品德。 顧炎武出身於官宦人家,他的祖上三代都曾中過進士,在明王朝中做過三品的高官。顧炎武自小好學,優越的家庭環境又為他的學習創造了良好條件。他十歲即開始讀《左傳》、《史記》、《國語》、《資治通鑑》等史書以及《孫子》、《吳子》等兵書。顧炎武與一般的讀書人不同,他不滿士大夫空談的風氣,也看透了科舉制度的弊病,因而他除了讀史書、經書以外,還讀了大量有關地理、稅制、用兵、採礦、貿易等實用的書,以求有用於社會。
第23節:上善若水(13) 當時,明王朝處在危機四伏的境地。顧炎武在十五歲時,參加了由一些士大夫組織的社團——復社,反對以魏忠賢為首的宦官勢力,與朝中的權貴鬥爭。 1644年,清兵入關奪取北京,建立清王朝。第二年清兵南下,統一全國。顧炎武積極參加了抵禦外族入侵的鬥爭,曾先後兩次參加抗清武裝,但兩次反清均遭失敗。顧炎武於是流浪江湖,聯絡反清志士,繼續從事反清鬥爭。 1657年,顧炎武來到山東,以後在山東、河北、北京、山西、陝西等地遊歷,並且拜師訪友,研討學問。顧炎武晚年隱居陝西華陽,著書立說,他的主要著作大都在這一時期完成。 顧炎武知識淵博,對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以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是當時聞名天下的著名學者。顧炎武雖然知識淵博、學問精深,但為人謙虛,經常虛心向其他學者請教,尊師敬師,從不自恃知識淵博而驕傲自滿。 顧炎武作為我國一位傑出的思想家和著名學者,能根據歷史的經驗教訓和實地考察,確立進步的社會改革觀。他主張改革社會應從正風俗開始,教人樹立堅強的意志來抵制惡濁的社會風習;反對當時的科舉制度,指出科舉制度的弊病和改良方法;反對專制集權的帝王,主張以民為本,強調民為貴,君為輕。此外,顧炎武在許多方面,都提出了具有進步意義的改革主張。在學術上,顧炎武著作種類繁多,計有六十二種,五百二十八卷,主要著作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亭林詩文集》等。顧炎武還是一位富有民族氣節的愛國者,明朝滅亡之後,他堅持反清復明,堅決不做清朝的官,至死不變。他還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具有強烈愛國意識的至理名言,為後人所傳誦。 自知為上,不斷豐富自我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這句話的“知不知,上”是說知道而不自以為知道,最好,在認識上體現一個“虛”字。這“知不知”,就是說人要明白人之所知極其有限,不可能全知一切;人生天地人世間,有時仰不知天,俯不知地,外難知他人,內不識自我。所以老子說只有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才能知不知而後知,才能不斷地在求知領域中開拓前進。老子認為,如能做到這點,也就是最好的。 “不知知,病”是說,不知道而自以為知道,這就是病。在認識上表現為一個“滿”字。如不知而自以為知,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就認為洞察事物的真諦,一知半解卻認為全知,這樣的認識態度就不正確,老子認為是一種“病”,所以也無法取得真知識,有時還會引出禍害來。 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經過了兩年準備,於公元227年冬天帶領大軍駐守漢中。因為漢中接近魏、蜀的邊界,在那裡可以隨時找機會進攻魏國。 蜀軍經過諸葛亮幾年嚴格訓練,陣容整齊,號令嚴明,士氣十分旺盛。自從劉備死後,蜀漢多年沒有動靜,魏國毫無防備,這次蜀軍突然襲擊祁山,守在祁山的魏軍抵擋不了,紛紛敗退。蜀軍乘勝進軍,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個郡的守將都背叛魏國,派人向諸葛亮求降。那時,魏文帝曹丕已經病死。魏國朝廷文武官員聽到蜀漢大舉進攻,都驚慌失措。剛剛即位的魏明帝還比較鎮靜,立刻派張帶領五萬人馬趕到祁山去抵抗,還親自到長安去督戰。諸葛亮到了祁山,決定派出一支人馬去佔領街亭(今甘肅莊浪東南)作為據點。讓誰來帶領這支人馬呢?當時他身邊還有幾個身經百戰的老將。可是他都沒有用,單單看中了參軍馬謖。 馬謖這個人的確是讀了不少兵書,平時很喜歡談論軍事。諸葛亮跟他談論起打仗的事來,他就談個沒完,也出過一些好主意,因此諸葛亮很信任他。劉備在世的時候,看出馬謖不大踏實。他在生前特地叮囑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能派他干大事,還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諸葛亮沒有把這番話放在心上。這一回,他派馬謖當先鋒,王平做副將。
第24節:上善若水(14) 馬謖和王平帶領人馬到了街亭,馬謖看了地形,對王平說:“這一帶地形險要,街亭旁邊有座山,正好在山上紮營,佈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說:“丞相臨走的時候囑咐過要堅守城池,穩紮營壘。在山上紮營太冒險。” 馬謖沒有打仗的經驗,自以為熟讀兵書,根本不聽王平的勸告,堅持要在山上紮營。王平一再勸說馬謖也沒有用,只好央求馬謖撥給他一千人馬,在山下臨近的地方駐紮。 張蘋率領魏軍趕到街亭,看到馬謖放棄現成的城池不守,卻把人馬駐紮在山上,暗暗高興,馬上吩咐手下將士,在山下築好營壘,把馬謖紮營的那座山圍困起來。 馬謖幾次命令兵士衝下山去,但是由於張蘋堅守營壘,蜀軍沒法攻破,反而被魏軍亂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軍切斷了山上的水源。蜀軍在山上斷了水,連飯都做不成,時間一長自己先亂了起來。張蘋看準時機,發起總攻。蜀軍兵士紛紛逃散,馬謖要攔也攔不了,最後,只好自己殺出重圍,往西逃跑。 王平帶領一千人馬,穩守營盤。他得知馬謖失敗,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裝出進攻的樣子,張蘋懷疑蜀軍有埋伏,不敢逼近他們。王平整理好隊伍,不慌不忙地向後退,不但一千人馬一個也沒損失,還收容了不少馬謖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軍失去重要據點,又喪失了不少人馬。諸葛亮為了避免遭受更大損失,決定把人馬全部撤退到漢中。 諸葛亮回到漢中,經過詳細查問,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於馬謖違反了他的作戰部署,馬謖也承認了他的過錯。諸葛亮按照軍法,把馬謖投下監獄,定了死罪。 諸葛亮認為王平在街亭曾經勸阻過馬謖,在退兵的時候,又用計保全了人馬,立了功,應該受獎勵,就把王平提拔為參軍,讓他統率五部兵馬。 馬謖失街亭就是得了“不知知”這種病。由此可以看出,在認知事物過程中,只有正視這種“病”,看到這種“病”,才不至於犯這種“病”。也即是說,只有知道人容易不知而自以為知的毛病,才不至於不懂裝懂,也才會在認識領域中不斷豐富自我。無疑,老子提倡的是一種優良的學習態度,提倡虛心,反對自滿,在當今仍具有重要意義。第
25節:仁者愛人(1) ...... 下篇孔子的智慧 孔子思想,通亙古今,博大精深,歷久彌新。讓我們在孔子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大而成就自己的事業,小而也能夠解決人生的各種問題和煩惱。 2000年世界各國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集會,發表了宣言,其中說:“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從中國的孔子那裡去尋找智慧。” 仁者愛人:善借人力方能勃發 里仁為美,孟母三遷擇善鄰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視後天的環境、行為對人的影響。他認為相近的習性在不同環境、行為影響下,往往會導致不同的發展趨勢。所以孔子強調有仁厚之俗,才是理想的居住場所。 進一步引申孔子的思想,可以看出孔子也強調“仁”是人的安身立命的場所。 “里仁為美”強調學問的安頓處所,要以仁為標準,達到仁的境界。 “擇不處仁”則意味著學問、修養,沒有達到仁的境界,就不算是有智慧。他的這種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孟軻是孔子之後儒家學說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的繼承人,與孔子一起被合稱為“孔孟”。 孟軻小時候,家住在墓地附近。年少的孟軻經常看到墓地有人抬死人埋葬,他就模仿埋葬死人的遊戲。孟軻的母親就說:“這裡不是你能住的地方。” 於是孟母就把家搬到一個集市附近。在這種環境裡,孟軻所看到的都是商人在集市上的叫賣行為,於是就跟著學起來,做遊戲也學著商人做買賣。孟母又說:“這裡也不是你能居住的地方。” 於是孟母又把家搬到一個學宮附近。在這裡孟軻所接觸到的和見到的都是祭祀活動,孟軻所做的遊戲也就是學祭祀、禮儀等。孟母見到了非常高興,說:“這個地方你可以住下去了。”於是孟軻就在那里長期居住下來。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孟軻從小就學習禮儀,健康成長。人們都說孟母善於利用環境潛移默化地教育孩子。 有一次放學回家,孟軻的母親正在紡織,見他回來,就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軻漫不經心地回答說:“還不是和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生氣,就用剪刀把已經織好的布剪斷了。孟軻不知道母親為什麼發這麼大的火氣,十分害怕。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就像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是為了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夠平安無事,做起事情來就可以避開禍害。你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以避免禍患。”孟軻非常震驚,他從此勤學不止,後來拜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學生為老師,學習禮、樂、射、禦、書、數等技藝,終於成為一名著名的學者、天下有名的大儒。 實踐仁道,矢志不渝 孔子說:“堅信道,又喜歡學業,用生命來保護道的完善。不進入有危險的國家,不在發生禍亂的國家居住。天下太平就出來做官,天下不太平就隱居。國家太平,自己貧賤,這是恥辱;國家不太平,自己富貴,這也是恥辱。” 在儒家看來,一個真正實踐仁道的人,其追求是不受時代、環境所影響的,能夠一直堅持自己的思想原則。但是,他並不是一味地固執地堅持,而是在危亂的時候就隱居起來,在天下有序的時候再出來。因為世道亂的時候社會上的思想也必然是混亂的。 但從總體上來看,孔子還是認為,一個讀書人就應該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即使在亂世的時候,也“知其不可而為之”,竭儘自己的力量去挽救社會。這表現了儒家的“入世”思想。與此相對應,道家的思想則更著重於隱居,所以歷史上持道家思想的人物,更經常是“無道則隱”。 唐玄宗在位的前二十多年裡是個有作為的好皇帝,任用過好幾個有名的賢相,像宋璟、張說、韓休、張九齡等,他也比較肯接受宰相和大臣們的正確意見,採取了一些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措施。這個時期唐朝國力強盛,財政充裕。據說,當時各州縣的倉庫裡都堆滿了糧食布帛,長安和洛陽的米和帛的價格都跌得很低。歷史上把這段時期稱為“開元之治”。 唐玄宗61歲那年,寵愛上了年輕的楊貴妃。楊貴妃是個少見的美人,而且生得聰明伶俐,懂得音樂。唐玄宗和楊貴妃每天飲酒作樂,少不了叫人奏奏音樂,唱唱歌曲,久了宮裡原來的一些老歌詞都聽膩了,他想找人來給他填點新歌詞。 大臣賀知章在唐玄宗面前說,長安新來了一個大詩人,名叫李白,是個天才,無論做詩寫文章,都十分出色。唐玄宗也早就听到過李白的名聲,就吩咐賀知章通知李白進宮。 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詩人之一。他從小博覽群書,性格豪放,除讀書之外,還練得一手好劍。李白二十多歲起,為了長見識,到各地遊歷。他不僅到過長安、洛陽、金陵、江都許多大城,還到過洞庭、廬山、會稽等許多名山勝地。由於他見識廣,加上才識過人,因此,在詩歌寫作上有傑出的成就。李白是個有政治抱負的人,他生性高傲,對當時官場上的腐朽風氣很不滿意,希望能得到朝廷任用,讓他有機會施展政治上的才幹。這一次到長安來,聽到唐玄宗召見他,很高興。李白得到了唐玄宗的徵召,便“仰天大笑出門去”,以為自己得到明主的賞識,即將有一番大的作為。 初到長安時,李白通過好友元丹丘認識了唐玄宗的妹妹,即道士持盈法師(即玉真公主)。據說,信奉道教的名詩人賀知章曾慕名專訪李白,李白示以《蜀道難》長詩,賀知章還沒有讀完,就連著稱讚了四次,讚他是“天上謫仙人也”,於是解金龜換酒,兩人皆醉。由於這些名人的稱譽,李白的詩名在長安“期不問日”,顯赫一時。 唐玄宗在聽了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讚譽後,隆重地親自接見了李白。據說,當時唐玄宗接待李白就像漢高祖接待“商山四皓”一樣,“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隨後,李白就被安置在翰林院,特許為翰林供奉。據有些書記載,這時期,李白曾為唐玄宗寫過《出師詔》與《和番書》等外交文件,作過《大獵賦》等勸諫唐玄宗“居安思危,防險戒逸”的文章。這說明,李白針貶時弊,在貢獻自己的政治才能方面是做過一定努力的。
第26節:仁者愛人(2) 遺憾的是,唐玄宗這時已日趨昏庸,他只是為滿足個人風雅的享樂而把李白當作御用文人來看待。結果,李白的傲岸使權臣、貴戚不快,而唐玄宗也很快地感覺到李白的桀驁不馴,從而逐漸地疏遠他了。民間所傳“高力士為李白脫靴”的故事,正可以用來說明李白傲岸的性格以及必然招致毀謗與排斥的結局。徘徊在“立功”與“隱逸”之間的李白,以悲壯的語句寫下了《行路難》三首驚人的詩作:“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李白看出在唐玄宗周圍,都是一些像李林甫、高力士那樣的趨炎附勢的小人;他在唐玄宗身邊,不過是幫唐玄宗解悶散心,要想政治上有所作為是不可能的。到了第二年春天,李白下決心離開長安,就上了一道奏章,請求辭官還家。唐玄宗順水推舟批准了他的要求,為了表示他愛才,還賜給李白一筆錢,送他回家。 李白離開長安以後,重新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有的時候隱居讀書,有的時候周遊各地。在這些日子裡,他寫下了許多謳歌祖國壯麗山河的詩篇。李白的許多詩篇表現了他豪放的氣概、豐富的想像力和對生活的熱愛,成為了我國文學史上的不朽名作。他也被稱為我國詩歌史上的“詩仙”。 忠信仁義,用人必須先識人 孔子認為人可分為五品: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聖。魯哀公問孔子道:“請問如何行事就算是庸人呢?”孔子回答說:“我所說的庸人,嘴裡說不出有道理的話,心裡不知思慮;不懂得選擇賢能善良的人,把自己託付給他,讓他分擔自己的憂困;行動沒有目的,不知道該在什麼地方停下來;每天都在忙於選擇事物,卻不知道什麼東西可貴,盲目跟從外物的驅使,卻不知自己應該有個什麼歸宿;放任利欲侵害自己的本性,心情日趨敗壞。像這樣行事的人,就算得上是庸人了。”魯哀公說:“好。請問如何行事算是士呢?” 孔子回答說:“我所說的士,雖然不能窮盡各種道術,但總要有所遵循,雖然不能事事做得盡善盡美,但總要能夠落實。所以士對於知識並不求多,而是追求所掌握的知識達到精深的程度;他們對於言語也不求多,而是追求使自己講的話精當;他們還不妄求多做,而是追求用最恰當的方式來做事。所以對於他們,知識既然已經取得了,言語既然已經說出來了,行為既然已經發生了,就好像是生命、肌膚不可改變一樣。因此,富貴並不足以替他增加什麼,卑賤也不足以損害他什麼。能夠這樣行事的人,就稱得上是士了。” 於是魯哀公又問孔子如何行事才算是君子。孔子回答說:“我所說的君子,說話講求忠信,但內心並不以道德高人一等自居;行為講求仁義,但並不露出得意的神色;思考問題明白練達,但言辭並不鋒芒畢露。這樣就讓人覺得誰都能夠比得上他似的,這就算是君子了。” 爾後,孔子又向魯哀公講了賢人的標準,就是“行動合乎規矩,又不覺得本性受到壓抑;言語足以為天下效法,但卻能保證自己不為人言所傷;掌握著天下的財富,但卻沒有不義之財;恩惠遍及天下,而自己又不用為貧困所憂慮。能做到這些,就算得上賢人了”。 接著孔子又向魯哀公講述了大聖的標準,他說:“我所說的大聖,是通達大道、有無限的應變能力,明了萬物情性的人。大道,就是藉以變化而造就出萬物的法則;情性,就是生來如此,難以變換的本性。所以,他要做的,是辨別天地間的萬物,他對事物的明察洞悉就好比是日月,他還要像風雨一樣普施於萬物。他的態度雖說是平平和和,但他的行為是不可仿效的,就好像是天的兒子,他的行為是人們不可理解的,百姓們淺薄,所以不可能認識到他所從事的事情。這樣的人,就叫做大聖了。” 孔子對於人物的這段品評,最基本的一個標準就是看人能不能以及在何種程度上能夠識大體。以此為根據,孔子把人分為庸人、士、君子、賢人、大聖五個層次。應當看到,在這些層次之間有精與粗的差別,更有大道與小道的差別。其實,在孔子看來,鑑別人的標準與一個人自我修養的標準是一致的。孔子樹立起這個一般的對人的衡量標準,實際上在於他期望人們對於人生都有一種理性的自覺。
第27節:仁者愛人(3) 春秋時期,一代名臣百里奚在虞、晉、楚、秦四國的不同遭遇就很好地說明了識才方能用才、用才方能興國的道理。百里奚曾為虞國大夫,但虞國國君不認為他有多麼高明,在與晉國作戰時,他雖屢諫良策,但虞君不信也不用,致使虞國被晉國所滅,百裡奚與國君一起成為晉國的俘虜。晉人也沒有發現百里奚是個人才,於是在晉秦聯婚時把他作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臣送往秦國。後來,百里奚逃亡時被楚國人抓住做奴隸。秦穆公聽說百里奚是個賢才,想用重金去贖,又怕楚國知其身價不給,便降低其身價按照奴隸價格去贖。他派人到楚用五張羊皮將百里奚贖回。這時,百里奚已年過七十,秦穆公與他暢談三天,發現他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於是任之為國政,號稱“五羚大夫”。後來,百里奚又向秦穆公推薦了蹇叔,兩人一起為秦穆公竭智盡力,為秦國的政治、軍事、外交做出了巨大貢獻,使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虞、晉、楚不善於識才,致使百里奚這樣的良才未有機會顯露出來。秦穆公慧眼識才,知人善任,終成霸業。其實,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凡屬盛世,必有明君,明君之明,首先在於識人善任。李世民識得併使用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賢相,所以形成了一斗米只值三錢、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清平盛世。唐玄宗誤識並任用楊國忠、李林甫這樣的奸臣,造成“安史之亂”,自己也不得不在塵土飛揚中倉皇出逃。用人不同而有如此大的利害懸殊,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明君之治,患不知人,明君之德,莫大於知人。 古今時世不同,但“國之興亡,務在得人”的道理相同。如果說古代“帝王之德,莫大於知人”,那麼,今天領導者之德,亦莫大於識才。領導者善於識才用才,各種人才能才盡其用,我們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就能無往而不勝。因此,人才考察至關重要。 堅強勇敢,笑到最後的是強者 孔子認為聰明的人沒有疑惑——知者不惑,有仁德的人沒有憂慮——仁者不憂,勇敢的人沒有畏懼——勇者不懼。 “知者不惑”是因為他有了洞察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仁者不憂”是因為他做了該做的事情,問心無愧;“勇者無懼”則是因為他有戰鬥的勇氣和力量。 世事如棋局,與我們對弈的是我們將之稱為“命運”的東西。命運時常以對我們不利的方式出現,需要我們去看穿它的動向,並採取征服它的步驟。弱者會提早被淘汰,而堅強自信的人卻能笑到最後。 人生就像一座迷宮,哪一方面都有許多歧路。要找到真正的出路,體驗真理,常常要備嘗艱辛。即便有智慧與我們同在,但那些迷惑感官的聲色,那些雜亂的、經驗的“蛛網”,都給我們的人生之路設置了一重又一重障礙。在對真理的探求中,也許我們會悟到人生的大道,得到成功的快樂;也許我們會永遠跋涉在茫茫無際的荒漠中,看不見一片綠洲,即使那樣我們也要接受自己,因為至少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一句:“我已經探求過了。”這也是一種生存智慧。 人生就是一場化危機為轉機的過程。適度的壓力對人們而言是利多於弊,然而局勢卻往往因外力介入而走了樣,向負面的方向發展。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優秀的教育家,生前曾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動物研究所所長。 童第週出生在浙江省鄞縣的一個小村里,小時候家庭十分貧困,沒有錢進學校讀書,只能在家邊做農活,邊跟父親學點文化。直到17歲,才在二哥的幫助下,進了寧波師範預科班。由於他基礎差,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才45分。學校讓他退學或降級,經童第週再三請求,學校勉強答應試讀半年。童第週發誓,一定要把成績趕上去。此後,他與“路燈”相伴……期末考試平均成績達到70多分。這件事讓他悟出了一個道理: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也能辦到,世界上的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 童第週在進入上海復旦大學以後,更加勤奮學習。臨近畢業時,他已經成為生物系的高材生了。
第28節:仁者愛人(4) 1930年童第週在親友們的資助下,遠渡重洋,來到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在歐洲著名生物學家勃朗歇爾教授的指導下,研究胚胎學。當時,他發現有的外國學生對中國人抱著一種藐視的態度,認為“中國人是弱國的國民”。和他同住的一個洋學生,公開說:“中國人太笨。”聽到這些,童第週再也壓抑不住滿腔的怒火,對那個洋人說:“這樣吧,我們來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國家,我代表我的國家,看誰先取得博士學位。” 童第週憋著一股氣,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誓言:“中國人不是笨人,我應該拿出東西來,為我們的民族爭光!” 研究胚胎學,經常要做卵細胞膜的剝除手術,有一次做實驗,教授要求學生們設法把青蛙卵膜剝下來,這是一項難度很高的手術,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緊緊地包著三層像蛋白一樣的軟膜,手術只能在顯微鏡下進行。許多人都失敗了,他們一剝開卵膜,就把青蛙卵也給撕破了。只有童第週一人不聲不響地完成了這項實驗任務。 布朗歇爾教授知道後,特地安排了一次觀察實驗,把學生們都找來看。實驗開始了,童第週不慌不忙地走到顯微鏡前,熟練地操作著。人們看到,他像鐘錶工人那樣細心,像繡花姑娘那樣靈巧,像高明的外科醫生那樣一絲不苟。在顯微鏡下,他先用一根鋼針在卵上刺了一個小洞,於是脹得圓滾滾的青蛙卵馬上就鬆弛下來,變成扁圓形的,再用鋼鑷往兩邊輕輕一挑,青蛙卵的卵膜就從卵上順利地脫落下來了。他幹得又快又利落。 “成功了!成功了!”同學湧上去祝賀,勃朗歇爾教授更是激動萬分,這是他搞了幾年也沒有搞成的項目啊!他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連聲稱讚:“童第週真行!中國人真行!”童第週剝除青蛙卵膜手術的成功,一下子震動了歐洲的生物界。 4年之後,通過答辯,比利時的學術委員會決定授予童第周博士學位。在榮獲學位的大會上,童第週激動地說:“我是中國人,有人說中國人笨,我獲得了貴國的博士學位,至少可以說明中國人絕不比別人笨。”在場的教授們紛紛點頭,有的還伸出大拇指。而那位洋學生卻一篇論文也沒有,更談不上拿博士學位了。 因此,對於一個有誌之人,逆境、困難、艱苦,都是成才征途上的荊棘,但這也正是磨煉的好機會,是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歷史上一切身處逆境而終有成就的人,無不經過這樣的艱苦磨煉。在中華這片沃土上,在逆境中成才的事例也是不勝枚舉!他們之所以能夠在逆境中成才,就是因為他們充分發揮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擁有堅強、勇敢的優秀品質。 因此,為自己的人生樹立一個奮鬥的航標,憑藉頑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非凡的創造力,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帶上自己的激情,去勇往直前,總有一天你會走出逆境,迎來燦爛的明天! 忍字當頭,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認為花言巧語會敗壞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中國人是最能夠“忍”的。超凡的偉人,總有超凡的忍耐力。周文王曾忍食子之痛;孫臏曾忍斷足之苦;韓信曾忍胯下之辱;勾踐曾忍破國之屈。也正因為他們能忍,日後才能有機會雪恥復仇,成就不朽的偉業。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忍”字有多麼重要。 忍是理智的抉擇,是成熟的表現。忍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眼光放得遠,為長遠打算,忍一時之痛。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能體現一種大胸襟、大氣魄。 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要做大事,需縱觀全局,不可糾纏在小事之中,擺脫不出。 隋朝末年,隋煬帝十分殘暴,各地農民的起義風起雲湧,隋朝的許多官員也紛紛倒戈,轉向幫助農民起義軍。因此,隋煬帝的疑心很重,對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疑心重重。由於唐國公李淵(即唐太祖)曾多次擔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處,悉心結交當地的英雄豪傑,多方樹立恩德,因而聲望很高,許多人都來歸附於他。這樣,大家都替他擔心,怕遭到隋煬帝的猜忌。
第29節:仁者愛人(5) 當時流傳著一條讖語“楊氏將滅,李氏將興”,方士安伽陀甚至勸隋煬帝殺盡姓李的人。隋煬帝大概是覺得這項工程過於浩大,難以完成,沒有聽從方士的話,但對姓李的名門望族戒備重重,在毫無罪名的前提下,滅了右驍衛大將軍、邸國公李渾全族,對李淵也是大不放心。一次,隋煬帝下詔讓李淵到他的行宮去晉見。李淵因病未能前往,隋煬帝很不高興,產生了猜疑之心。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煬帝的妃子,隋煬帝向她問起李淵未來朝見的原因,王氏回答說是因為病了,隋煬帝又問道:“會死嗎?” 王氏把這消息傳給了李淵,李淵更加謹慎起來,他知道遲早會為隋煬帝所不容,但過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隱忍等待。於是,他故意敗壞自己的名聲,大肆收取部下的賄賂,整天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而且極力張揚。隋煬帝聽到這些,果然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其實,唐國公李淵(即唐太祖)早就有起兵代隋以取天下的想法。他身為太原留守,總掌一方軍政大權,要造反有許多便利之處。李淵秘密佈署將領,隨時準備起兵,又感於兵力不足,便以農民軍將領劉武周佔據汾陽離宮為契機,公開集結兵馬。為準備起事,他派李建成、李世民等以防禦突厥為名,招募士兵,購買邊境少數民族的馬匹,十幾天的時間便擴充了近萬人。 李淵的兩位副手太原郡丞王威和武牙郎將高君雅看出李淵集結、擴招兵馬是有異心,便想找機會除去李淵。 公元617年5月,晉陽鄉長齊世龍向李淵告密:“威、君雅欲因晉祠祈雨,為不利。”李淵知道起事沒法再拖延下去,便讓李世民在晉陽宮外埋伏兵馬,派人請王威、高君雅議事,然後捏造兩人勾引突厥入寇的罪名將兩人擒獲,隨即李世民派兵控制了晉陽城,大唐義旗就此樹起。 李淵起兵的戰略是:因勢惜力,發展自己,先取關中,號令天下,進而統一全國。所謂“因勢”,就是因天下大亂之勢;“借力”,是藉突厥、李密等外部勢力為己所用。當時突厥的力量相當強大,“中國人歸之者甚眾”;李密領導的瓦崗軍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起義軍。另外割據朔方(治今陝西靖邊白城子)的梁師都,馬邑(今山西朔州)的劉武周,金城(今甘肅蘭州)的薛舉,武威(今屬甘肅)的李軌等,均對李淵構成直接威脅。比較之下,李淵的勢力還比較弱,他要成事,必須取得某些外部勢力的支持。為了將成為後顧之憂的突厥轉化為可以藉用的力量,他卑辭厚禮以結交之,甚至許諾:“若能從我,不侵百姓,征戰所得子女玉帛可汗有之”;給突厥可汗的信不署“書”,而署“啟”,大有“心大能作小”之意。使始畢可汗轉而積極主張李淵取隋而代之。他派劉文靜去突厥時說:“胡騎入中國,生民之大蠹也。吾所以欲得之者,恐劉武周引之共為邊患。又胡馬行牧,不費當粟,聊欲借之以為聲勢耳。數百人之外,無所用之。”可知派劉文靜去的任務名為藉兵,實是聯絡突厥,防止其與劉武周聯合南侵。對李密,他則“卑辭推獎以驕其志,使其不虞於我,得入關,據蒲津而屯水豐,阻崤函而臨伊洛,東看群賊鷸蚌之勢,吾然後為秦人之漁夫矣”。於是他寫信稱李密為“當今司牧”,希望他“早膺圖籙,以寧兆庶”,講到自己,則稱“老夫年逾知命,願不及此”,極盡謙恭吹捧之能事,使李密得意忘形,從而心甘情願地為李淵充當“拒東都之兵,守成皋之厄”的角色,李淵得以乘虛入關,奪取長安。入長安後,李淵並未順理成章地稱帝,而是推戴代王楊侑為帝,倡言“廢昏立明”,扛著擁隋的旗號,欲行挾天子令諸侯之事,從而實現自己以唐代隋的大目標,將“弒逆”的罪名留給他人,而把自己竭力塑造成“應天順人”的新主形象。這些都是李淵因勢借力、以屈求伸、發展壯大自己、成就大業的思想的具體體現,較當時群雄過早地爭相稱帝高出一籌。 在取得長安後,李淵不但在地理位置上佔據了優勢,而且在政治上更是得天獨厚,他出身關隴集團貴族,在關中有很大影響,進入長安後,可以取得當地人士的廣泛支持;同時,佔據京城,挾持隋帝,號令天下,有高屋建瓴之勢,為統一天下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仔細分析李淵從醞釀到起兵,無處不體現了其為了圖謀大業,能夠克制隱忍、著眼長遠的寬闊胸襟。
第30節:仁者愛人(6) “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的這句話在民間極為流行,甚至成為一些人用以告誡自己的座右銘。它告訴人們: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應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應在小事上糾纏不清,逞匹夫之勇,而應有開闊的胸襟和遠大的抱負。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從而實現夢想。 廣開言路,其事可成 孔子說:“有了錯誤,卻不改正,那就真叫錯誤了。”改過從善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座金橋,它使人從泥潭中自拔,並從此走向成功的大道。 子張問孔子怎樣提高道德修養,辨別迷惑。孔子說:“以忠誠信實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於義,這就可以提高道德修養。愛一個人,就希望他長壽;厭惡他的時候巴不得他早死,既要他長壽,又要他短命,這就是迷惑。” 古代的聖人說:“以大眾來決定事的人明智,以個人決定事的人就會遭殃。”喜歡人們阿諛奉承自己,不愛聽自己的過失,就是匹夫的常情;只有聖人才能討厭歌頌自己的功德,勇敢地聽取自己的過錯。這樣才能虛懷若谷,善言自陳;才能包容萬物,聞過自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僅無損,而且有益。 《禮記》、《易經》、《春秋》是百世不衰的經典,都說不能以無過失為美,而把改過稱為大善大德,貴在改過日新。聰明的人改過而能遷向善,愚笨的人恥於改過而趨向惡。遷向善就能使自己的德日益更新,這就是君子;恥於改過自己的罪惡就日益積累,這就叫做小人。 所以聽義能信義的人,常情不能難為他;從諫而不違背的人,是聖人所崇尚的。至於讚揚君德,歌頌主功,或以改過不吝為話題,或以有過失能彌補為美。中古以下,淳樸之風浸微。臣能不阿諛,君王也就呈明了。掩蓋著盛德而行小道,於是就有人進來胡言亂語,出去就是詭辯言辭的態度了!奸詐由此滋生,善良由此沉落,君王的意念由此迷惑,陷害忠臣的罪名由此生出!諂媚的風氣橫行,禍害不可不大。 作為領導者,如若只看到奴顏婢膝的下屬,只聽從唯唯諾諾的意思,只喜歡歌功頌德的言辭,無一個特立獨行的思考,無一相反相逆的意見,無一舉過直諫的言辭環境,就會傾向危險,敗亡指日可待! 能納諫,就是廣開言路。言路廣,則不僅可以指出過失,聽出錯誤,就是政治的舉措,大事的決策,也可集天下人的正反多方面的意見!這時就是天下的心,天下的意,天下的思,都呈現在面前,從而可以綜合分析,得出一個最好的解決辦法。 廣開言路,從諫如流,歷來被認為是從政為官之美德,集思廣益之良方。在我國的歷史上就有許多典型的事例: 秦王嬴政頒逐客令,李斯冒險上《諫逐客書》,力陳逐客之弊,促使秦王收回成命,使得大批客士得以安居秦土,發揮才智,終助秦王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偉業。 漢高祖劉邦本是泗水亭長,乘秦末之亂而起義,由於他豁達大度、從諫如流,能充分發揮蕭何、韓信、張良等人的才幹,終於以弱勝強,建立漢朝。 一代明君唐太宗,更是虛懷若谷,能重用諫相魏徵,興利除弊,故有“貞觀之治”。 廣開言路、從諫如流絕非胸無主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的平庸之舉,而是胸怀大志、有膽有識、擇善而從的大家風範,體現的是領導者的良好素質與領導藝術。為避免或減少決策失誤和工作錯誤,我們更要以史為鑑,大力倡導“廣開言路、從諫如流”的作風。 “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對於領導幹部來說,正面意見要聽取,反面意見也要聽。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成功後,有人問: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大?水利工程學專家潘家錚教授回答:那些反對三峽工程上馬的人。正因為有人反對,才促使論證更充分、準備更紮實、設計更科學。 作為領導,在那些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的決策上應該比一般人站得更高些、看得更遠些、想得更深些,這樣才能“不畏浮雲遮望眼”,“吹盡黃沙始到金”。廣開言路,從諫如流,擇其善者而從之;胸有主見,當斷則斷,敢於拍板,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一個好領導,只有這樣,才能科學地進行決策、正確地進行指導。而要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就必須具有虛懷若谷的胸襟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第31節:仁者愛人(7) 不患無位,是金子終會發光 孔子說:“不發愁沒有官職,只發愁自己做了官而沒有做官的本領。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要去追求可以讓別人知道的本領。” 一個人不怕沒有地位,最怕自己沒有站立起來的根本,只要有真實的本領,總能使自己站立起來。不怕沒有知己,不要怕沒有人了解自己,只要自己充實自己,別人自然能知道你。只要有真正的本領,就如一塊金子,終究是會發光的,但關鍵是如何使自己成為一塊金子。機會總是垂青於那些有準備的、有頭腦的人,只有不斷地進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奇人異士輩出的時代,這當中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四處遊說就將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擺佈得服服帖帖、身佩六國相印、高居六國縱約長之位的蘇秦,可謂是奇人中的奇人。他的言行處事,對後世影響頗大。 蘇秦出身貧寒,他曾到齊國拜師求學,師從古代著名謀略家鬼穀子先生,可是出徒後先後遊說周顯王、秦惠文王失敗。他失望至極,回到家中,他不僅沒有受到暖言安慰與鼓勵,反而“勢利起於家庭”:父母見其狼狽就辱罵不止,妻子端坐織布不肯下機相見。他餓極了,向嫂嫂討一口飯吃,嫂嫂竟託言沒有柴火,不願下廚煮飯。蘇秦不禁落淚感嘆:“一旦貧賤,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母不以我為子。”兄嫂、弟妹、妻妾都私下譏笑他說:“周國人的習俗是,人們都以治理產業,努力從事工商,追求那十分之二的盈利為事業。如今您丟掉本行而去幹耍嘴皮子的事,窮困潦倒,不也應該嘛!”蘇秦聽了這些話,暗自慚愧、傷感,就閉門不出,重新發憤學習。 蘇秦每天讀書到深夜,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就把自己的頭髮吊在樑上,頭一低,頭髮一扯,醒了,就繼續讀書。再不行時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腳上。蘇秦把自己十箱的藏書全部閱讀了一遍,又找到一本周朝姜太公的《陰符》,伏案鑽研。用了整整一年的功夫,終於找到與國君相合的門道。他激動地說:“憑這些足可以遊說當代國君了。”蘇秦認為:一個讀書人既然已經從師受教,埋頭讀書,可又不能憑藉它獲得榮華富貴,即使讀書再多也沒有用處。於是他決定再度出山,出來游說諸侯。 蘇秦再次出山,向燕文侯獻上六國“合縱”抗秦之策,一說就見效,立即被封為宰相。當時戰國七雄之中,秦國為七雄之霸。其餘六國要對抗強秦自保,蘇秦的“合縱”計謀雖為良策,但實施起來並非易事,需要一一去說服六國結成聯盟。那時的戰國策士、說客多以恐嚇開始,用利害動之。蘇秦與眾不同,另有創意。他在說服韓宣王時有句名言是“寧為雞首,勿為牛後”。這句話道出一個人的自尊心的重要,對懾服於大國威力的小國君王而言,這是最好的甜言蜜語。結果,韓宣王不再服從秦國,而贊成合縱。經一一遊說以後,最終六國都拜蘇秦為相國。 蘇秦身佩六國相印回到家鄉,妻嫂都出外遠迎,並且匍匐在地,側目而不敢仰視。這時,蘇秦與其嫂進行了一番很有意思的對話。他問:“嫂嫂以前不願給我煮飯,今天為什麼又對我如此恭敬呢?”嫂嫂答:“看見兄弟地位高而且錢財多,不能不使我敬畏呀。”蘇秦聞言再次感嘆:“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我現在才明白功名富貴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於是付之一笑,不計前嫌,用香車寶馬載其家人榮歸故里,並散發千金救濟其家族中人。 無能之能,登堂入室的成功資本 統帥群雄的宋江、劉備、唐僧,都是在常人看來沒有什麼人格魅力,更無一絲英雄氣度。宋江武藝不如一尋常的地煞星,計謀不如吳用等人,而為一百單八將之首;民間奚落劉備的江山——是哭來的,一遇到危險就痛哭流涕,演一曲“悲情秀”;而唐僧呢,鬥妖除魔的本事不但不濟手下的三個徒兒,連胯下的白龍馬都不如,身陷險境時,唯一能做的是念救苦救難觀世音的名號或者叫“徒兒快來救我”。
第32節:仁者愛人(8) 宋江以梁山之首招安拜將;劉備三分天下;唐僧取得真經,功德圓滿。三個“無能”之人最終成就大業,究竟是造化厚他,命該如此?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其實我們仔細分析可以看出,三人都具備“無能”之能,即個人的文武之資質未必出眾,但有駕馭群雄、審時度勢、借力打力、合縱連橫的出眾才能,更掌握一種要登堂入室、脫離草莽而必不可少的資源。而這些才能和資源,往往能克服自身的文才武略之不足,脫穎而出。 首先說駕馭群雄、審時度勢的才能。宋江廣收天下英雄,積累了雄厚的人脈關係後,最後因為題寫了反詩,在法場上被眾兄弟劫了後,終於決心上樑山。此時上樑山正是恰到火候。如果殺了閻婆惜就上樑山,他無非是林沖那樣避禍上山,雖然有大恩於晁蓋,但終不免有寄人籬下的意味。等到白龍廟小聚義時,再上樑山,自己搜羅的新人馬已經超過晁蓋的舊部,此時上山不再是投奔,而是兩支部隊的會師。宋江被晁蓋等人救出後,對晁蓋的表白:“小弟來江湖上走了這幾遭,雖是受了些驚恐,卻也結識得許多好漢。今日同哥哥上山去,這回只得死心塌地,與哥哥同死共生。”先撇清自己的功勞,並非空手上山,而是有功於梁山;其次再撕掉當初滿口忠孝,不反官府、不違父命、不從草寇的面紗,表達了鐵心從寇的決心。如果宋江再晚上樑山,如盧俊義那樣,梁山事業進行得如火如荼,再上樑山有投機的嫌疑,而且無尺寸之功,甭說想代替晁天王,即使想坐第二把交椅,恐怕梁山眾人都不會服氣。宋江有吏的手段、吏的通達精明,其駕馭群雄之能力,遠超晁蓋。 劉備從一個賣草屣的破落皇族起家,本錢沒法和挾天子以令諸侯、文武都有蓋世之能的曹孟德相比,就是和守父兄之業、多謀善斷的孫權,似乎也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劉備選擇的策略完全是基於自身條件,不斷地依附群雄,他曾依附過盧植、劉表等人。在此期間不斷網羅了關、張、趙、諸葛等武將謀士,最後時機一到,自領益州牧,玩了個空手道,騙取了天府之地。此時便可和曹操、孫權一決雌雄。 唐僧能駕馭群雄的東西最具有物化的特徵是“胡蘿蔔加大棒”。胡蘿蔔就是恩惠,唐僧把孫悟空從五指山下救出來。接著用孫悟空之力收編了八戒、沙僧,自此在徒兒面前,唐僧一直有種道德的優勢,即師傅是你們的恩人。但降服這些魔鬼出身、本領高強的徒弟僅僅靠恩情顯然不夠,他還有觀世音給的最厲害的一個東西——緊箍咒。 宋江、劉備、唐僧能做領導除了以上原因外,另一個重要的本錢就是其領導資源。這些資源包括道德、禮法等。 先說宋江剛剛到梁山,他就申明了自己的“天然資源”。童謠:“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所應的就是我宋公明,上天叫我做領導,這便是天然合法性。再加上九天玄女授兵書,梁山石碣排定的座次這些把戲,更是強化領導的合法性。 劉備最大的資源就是與漢高祖劉邦的血緣關係。劉備和張飛、關羽剛見面,就亮出了自己的優勢:“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三人合夥做生意,雖然關羽、張飛武藝比劉備高得多,但比起殺豬的翼德,推車的雲長,漢宗室旁支的劉備,其無形資產依然使他最具備做領導,桃園三結義自然只能由劉備做大哥。 劉備知道自己一窮二白,要幹出點名堂,唯一的資本就是“漢中山王之後”這塊招牌,初出江湖,募兵去投幽州太守劉焉,“玄德說起宗派,劉焉大喜,遂認玄德為侄”。其正統的合法性更無人質疑。諸葛亮不輔佐已佔據大半個中國的曹操,也不投奔擁有東南膏腴之地的孫權,而是在劉備無立錐之地時,因三顧茅廬出山,不能不說孔明先生也看好“劉氏宗室”的潛在價值。 唐僧的道德資源便是奉旨取經。雖然歷史上的唐玄奘去天竺取經是自發行為,在邊關九死一生才得以偷渡出國。但到了小說《西遊記》中,唐僧成了狀元陳光蕊的遺孤,以顯示血統高貴。唐太宗為回報從陰曹地府的還陽,選拔了大德高僧玄奘。得到皇帝的恩准取經,那麼唐僧就具備借用一切力量的合法性,可以讓觀世音幫忙,可以馭使有七十二般變化的孫猴子,那麼唐僧取經成功後,成為第一大功臣,修成正果,成為功德佛理所當然。
第33節:仁者愛人(9) 許多人奇怪沒有英雄氣的宋江、劉備、唐僧何以能當領導,等到反复揣摩、仔細品味,才知道這些“無能之能”是很重要的。 禮待下屬,成大業之根基 定公問孔子:“君主使用臣下,臣下侍奉君主,怎麼樣才好?”孔子回答說:“君主要按照禮來使用臣下,臣下要忠心侍奉君主。” 孔子這句話現在用來理解和處理領導和下屬之間的關係,就是領導要想得到下屬的忠誠,首先要按人之常情和事之常理對待下屬。禮的內容是很多的,如尊重、仁慈、愛護等。領導如果對下屬盡心,則下屬自然也會忠心。 聰明的上司,無論是君主、將領還是一般的領導都必須明確這個道理。爭取群眾的最大支持,才是建功立業的根本,不得人心者失天下,這是古已有之的訓導。 為了爭取人心,施恩布惠是最簡便且直截了當的手段。空口說白話,一大堆甜言蜜語,許諾人家若干年後的榮華富貴,不如當即拿出實際行動來,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到實際的好處。 比如說,給予豐厚的物質獎勵。面對金光閃閃的財富,很少有人不動心。慷慨大方的上司執行這種政策,就會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追隨者,這種人雖然功利性強,但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他們的奮鬥精神和護主意識將會很強。這種手段屢試不爽,古今中外都有無數成功例證。而且,如在執行此政策時再加入一定的感情因素,那聚合力就會更強。 還有一種是做好人、行善事。這是一種惠而不費的手段,握有實權的人更樂意使用。如秦穆公舍馬施恩、袁盎救人救己、劉邦遣發役夫都屬於此列。他們不必自己掏腰包,而對人對事採取寬容態度,對犯法的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換得他們的衷心感激和愛戴。用河水洗船,無須拔自己一根毫毛,這是最合算的事。 另外一類需要有與群眾同甘共苦甚至生死與共的精神。這一類人往往受到群眾發自內心的擁護,他們與群眾的結合最為有力和牢靠。如吳起吮癰治病,就不是一般沽名釣譽之徒能做得到的,他的仁慈愛人和身先士卒被士兵看在眼裡,敬在心裡,吳起部隊的頑強戰鬥力就可想而知了。 秦穆公作為一個英明的國王,他治國有方,文臣武將各盡其力,政務井井有條。而且他一直具有稱霸中原的野心,不僅從軍事上大力擴張實力,而且很注意施恩布惠,收買人心。 秦穆公養有一匹千里良駒,由於得來不易所以備加珍惜。為此特地蓋了新馬厩,各處洗刷得一干二淨,金絡腦寶石鞍,配備得別提多齊整了。秦穆公對這匹馬喜愛異常,叫兩名馬夫精心伺候它。有一天馬夫們一個閃失,馬厩門沒關嚴,千里馬瞅准機會便跑了出去。 這匹馬跑出都城,來到荒郊野外。它養尊處優慣了,沒有料到會有什麼危險。一群窮百姓看見了這匹無主的肥馬樂壞了,一擁而上將它逮住,毫不猶豫地就把它殺了,300人美美地吃了一頓馬肉。 馬夫發現馬走失了,嚇得大驚失色,趕緊報告上級官吏。官吏心想,此乃國王之愛馬,有個三長兩短怎麼得了!一大幫官吏傾巢出動去尋找。好不容易找到了它,眼前的景象讓人驚呆了:一大群衣衫襤褸的窮人正圍著一鍋肉吃得歡,旁邊扔著馬皮、骨頭。 毫無疑問,三百人統統被抓起來,只待秦王一聲令下便處以極刑。以百姓之賤軀,而敢食大王的愛馬,還有比這更厲害的彌天大禍嗎?官吏抱著將功折罪的心情飛報秦穆公,請他定奪。 秦穆公聽了,沉吟半晌,說:“放了他們吧。” “啊?為什麼,他們可是吃了您的千里馬啊!?” 秦穆公說:“君子不能為了牲畜而害人。算了,不要懲罰他們了,放他們走吧。而且,我聽說過這麼回事,吃過好馬的肉卻不喝點酒,是暴殄天物,而不加以補償,對身體大有壞處。這樣吧,再賜他們些酒,讓他們走。” 過了一些年,秦國發生飢荒,晉惠公趁機大舉入侵,秦穆公忙率領大軍抵抗。這時,有三百勇士主動請纓,原來他們就是多年前吃掉千里馬的那群百姓。戰場上殺聲震天,秦穆公被晉軍包圍了,身上受了傷。三百勇士為了報恩,護衛著秦穆公左沖右突,拼了死力斬殺晉軍,晉軍嚇得連連後退,撤了包圍圈,秦穆公才得以安全地逃脫。那三百人殺得性起,繼續追殺晉軍,竟然反敗為勝,在亂軍中將晉惠公活捉了,凱旋回國。
第34節:仁者愛人(10) 戰國時期,魏國有個名將叫吳起。吳起能征會戰,善於用兵,在諸侯國中享有盛名。他不但會用兵,而且會帶兵,所以一直受到士兵們的衷心擁戴,士卒肯於聽將令,聽他驅遣。 作為軍隊統帥,吳起絲毫不擺主帥的架子,與下層士兵打成一片。他的衣服質地跟最低級的士兵的完全一樣;吃的也並非精餚美饌,而和大家的伙食一樣;睡覺時,不鋪厚褥,只是薄薄的一層褥子;平時趕路能步行就步行,不騎馬不乘車;趕上行軍艱難,他還親自背上乾糧身先士卒。士兵們都對他敬服不已,說他真是位能同甘共苦的好將領。 一次,吳起去查營,實然聽見一座營房里傳出痛苦的哼哼聲。他馬上走進去查看原因。一個士兵躺在床上,面如金色,疼得一個勁地叫喚,顯得十分難受。幾個士兵站在一旁,愁眉苦臉地看著他。 吳起關切地問:“怎麼回事?” 旁邊有人答話:“他患了癰疽。大夫不肯來看病,只得自己挨著。” 吳起勃然大怒:“這還了得!速把大夫找來。” 大夫誠惶誠恐地趕到,給士兵看病,開了些藥,說:“他這個病,得自己好,化了膿就逐漸好了。” 吳起仔細查看他的膿瘡,只見又紅又腫,膿包鼓脹脹的,散發出特有的惡臭。士兵不住地哼哼著,可憐巴巴地瞅著吳起。 吳起一彎身,湊近膿腫處,用嘴唇開始吮吸起來! “不,不,”士兵驚慌地扭動起來,不讓他吮。旁邊人也再三勸阻:“將軍您是軍隊統帥,保重身體要緊,千萬不可這麼做!” 吳起擺擺手,繼續吮,吮一口,吐一口,膿腫逐漸減下去,病人露出了舒坦的神情。這時,包括大夫、旁觀者和病人在內的人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吳起如此對待他的部下,士卒們無不感動,打起仗來舍生忘死,視死如歸,都抱著為吳起效死的決心。正因為如此,吳起統率的軍隊戰無不勝。 巧借外勢,以強健自身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一個人的成功,往往要藉用外力的幫助。不管他如何有才幹、有魄力,如果想幹出一番大事業,單憑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一個成功者必須具備諸多潛質,他應該能夠審時度勢,知道在什麼環境,什麼條件下應該運用什麼樣的策略;他知道在條件不利時保全自己,在條件有利時發展自己。 “巧借外勢,加強自己”也是他們常用的一種手段。利用外物的力量,能使自己走向成功,哪個智者會放棄這樣一條捷徑呢? 在中國古代,許多身居高位者;或者不甘失去昔日威風,企圖東山再起者;或者為了維護目前的地位,以期更進一步者,都利用一切有利於自己的因素。尤其在天下諸侯並立,相互紛爭的時代,弱肉強食,稍不小心就可能會成“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之勢;而在此時若有些謀略,又容易“脫穎而出”,成為強者,所謂“亂世出英雄”。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自己的利益,唯恐成為“魚肉”;同時又緊盯著天下大勢,一旦有機可乘,就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力圖成為“英雄”。 漢高祖劉邦晚年寵愛戚夫人,總想廢掉太子劉盈,立戚夫人所生的兒子趙王劉如意為太子。群臣多次諫諍,都不能使劉邦回心轉意。皇后呂雉不知道該怎麼辦好,派人去向張良討主意。自從劉邦平定天下建立西漢以後,張良就一直稱病家居,不問政事。此時被呂后苦苦請求,只好說:“依我之見,要想保住太子不廢,只有請太子屈尊,去把'商山四皓'請下山來。”“商山四皓”是當時天下聞名的四位賢人,一位叫東園公,一位叫綺裡季,一位叫夏黃公,一位叫角里先生。這四人從秦朝時就在商山隱居,不願出山為官,只求與山林為伴,每日悠閒自在。因年老鬚髮皓白,人們稱他們為“商山四皓”。劉邦做皇帝以後,也很敬重這四人,很想請他們出來輔佐他治理天下,多次派人去請他們,委以高官厚祿,四人都婉言謝絕了。劉邦很失望,但更加敬重他們。呂后聽了張良的主意,就讓太子攜帶厚禮親自入山去拜四皓為師,把四皓接到長安來。劉盈從小在亂世中長大,當了太子以後也並不自恃位高,而是謙恭有禮,溫和淳厚,在“商山四皓”面前他更是有禮有節,謙遜有加,“商山四皓”為其誠摯所感動,跟他來到長安,並且逐漸喜歡上這位平易近人的太子。 劉邦病危時,決意要廢太子而立趙王,張良去勸諫也沒有說服他。張良回來告訴太子如此如此,太子依計而行,帶上“商山四皓”去探視劉邦。劉邦見到太子身後跟著四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就問他們是誰,太子說:“兒臣知道父皇敬重“商山四皓”,特地請他們來拜望您。”劉邦聽到非常吃驚,對“商山四皓”說:“我多次請你們下山你們都沒有答應,今天怎麼會跟太子來了?”“商山四皓”說:“太子為人仁厚好德,敬老愛幼,禮賢下士,這是天下的大福。我等不才,願意輔佐太子,鞏固大漢江山。”劉邦沉默不語。太子走後,劉邦叫來戚夫人說:“我不能立趙王為太子了。現在太子深得天下人心,羽翼豐滿,且禮賢下士,頗有人主之風,又得到'商山四皓'輔佐,定能治理好漢朝江山,這是劉氏之福天下之福,我也不能逆天而動啊。我死後,呂后就是你的主人了。”劉邦在臥榻上做了一首歌: “鴻皓高飛,一舉十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繒繳,尚安所施!”戚夫人聽後欷?#91;流涕,卻也無可奈何。 劉盈聽從張良的計謀,依靠“商山四皓”的名望保住了太子地位。劉邦死後,劉盈繼位為漢惠帝。
第35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1) 修身正己:反省是一面鏡子 溫故知新,注重從實踐中總結經驗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 孔子認為,隨時隨地地學習,隨時隨地地反省,只要有學問,自然就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 孔子教人學習,主要是學為人之道。由為己到為人,到治理天下,是一致的,所以歷史上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趙普,原先在後周節度使趙匡胤手下當推官。後周顯德七年,趙匡胤率軍北上,部隊到達陳橋時,趙普為趙匡胤出謀劃策,發動兵變。於是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宋,史稱宋太祖。接著,趙普又輔佐宋太祖東征西討,統一了全國。後來,宋太祖任命他為宰相。 從宋太祖取得政權開始,到平定南方,趙普是主要的謀士,立了不少大功。宋太祖拜趙普為宰相後,事無大小,都跟趙普商量。 趙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來,他的學問差得多。他當上宰相以後,宋太祖勸他讀點書。趙普每次回家,就關起房門,認真誦讀。第二天上朝,他處理起政事來思維總是十分敏捷。人們就流傳一種說法,說趙普是靠“半部《論語》治天下”的。 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匡義繼位,史稱宋太宗。趙普仍然擔任宰相。有人對宋太宗說趙普是粗人,不學無術,所讀之書僅僅是儒家的一部經典《論語》而已,當宰相不合適。宋太宗不以為然。 有一次宋太宗和趙普閒聊,宋太宗隨便問道:“有人說你只讀一部《論語》,這是真的嗎?” 趙普老老實實地回答說:“臣所知道的,確實不能超出《論語》。過去臣以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平定天下,現在臣用另外半部《論語》輔助陛下,便會使天下太平。”後來趙普因為年老體衰病逝,家人打開他的書箱,裡面果真只有一部《論語》。歷史上就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 趙普之所以能夠穩坐宰相之位,除了他深研《論語》之外,還離不開他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善於不斷總結經驗。 認識自己,人貴有自知之明 孔子問子貢:“你和顏回哪一個強?”子貢答道:“我怎麼敢和顏回相比?他能夠以一知十;我聽到一件事,只能知道兩件事。” 由於生物遺傳密碼的千差萬別,成就了每個人的優點特長和缺陷短處,後天教育與環境的差異更是造就了不同的志趣、性格和風采。其中既有迷人之處,又有遺憾之處。它可能是爽朗、是幽默、是仁慈、是熱情、是勤快、是深沉。當這些“自我”能真實地表露出來時,其魅力一定最動人。牽強自己,一味要求自己與令我們羨慕的人看齊,常常會喪失美好的東西,而流於尷尬與痛苦。 子貢的自知是明智,子貢的從容更是胸懷博大。他雖不及顏回聞一知十,但卻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傳之千古。
第36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2) 哲人說:“誠實地向自己展開自己,這是人生一道優美的風景線。”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常言道:“人貴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稱之為“貴”,可見人是多麼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稱之為“明”,又可見自知是一個人智慧的體現。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見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見百步以外的東西,卻看不見自己的睫毛。 人都喜愛聽好話、奉承話,不自知的人聽到好話、奉承話,便會信以為真,飄飄然,覺得自己好偉大,他沒有考慮在這些話的背後,說這話的人的目的是什麼。 《戰國策? 齊策》中的鄒忌就很有自知之明,沒有被旁人的吹捧搞昏了頭腦,他說:“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這裡,他把吹捧者的內心揭示無餘,因此也就不會被“妾”和“客”所欺騙。 《太平廣記》中記載了這樣兩則故事:一監察御史文筆不行卻愛好寫文章,人家奉承他兩句,他就拿出一部分錢財請客。監察御史的夫人勸他說:你並不擅長文筆,一定是那些同事在拿你尋開心。這位老兄想想好像是這麼回事,不管別人怎麼說,再也不肯出錢請客了。 人貴有自知之明。可怕的自我陶醉比公開的挑戰更危險。自以為是者不足,自以為明者不明。自明,然後能明人。流星一旦在燦爛的星空中炫耀自己的光亮時,也就結束了自己的一切。自高必危,自滿必溢。勝時自己就認為完美無缺,成就大就居功自傲,名聲高即目中無人。在這方面古人有經典論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須換一個角度看自己。首先,要“察己”。客觀的審視自己,跳出自我,觀照自身,如同照鏡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點,更要覺察自身的瑕疵。包括對自己的學識能力、人格品質等進行自我評判,切忌孤芳自賞、妄自尊大。其次,要不斷完善自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須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避己所短,揚己所長,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坐標進行準確定位。當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時,也就是進步的開始。 潔身自好,不降其志也不辱其身 孔子說:“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使自己的身心受侮辱,是伯夷、叔齊吧!”又說:“柳下惠、少連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可是言語合於倫理,行為經過思慮,也不過如此了吧。”又說:“虞仲、夷逸隱居獨善,放肆直言,潔身自好,被廢棄也是合於權術的要求。我和他們不同,沒什麼可以,也沒什麼不可以。” 做到潔身自好、不扶助邪惡,孔子謂“有所不為”。哪怕天下有無數個伯夷、叔齊,大家都僅僅做到潔身自好,卻不對暴虐奮起抗擊,天下的平安和幸福就永遠不會實現。遠離污濁,從此對世事不聞不問,那就是自己放棄了自己的責任。有所不為、潔身自好只是正義的開始,絕不是正義的結束。 因此,我們必須正視“人格”的力量。人格是我們一生最重要的內容,完整的人格塑造是多方面的。 孔子云:“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孔子把出仕看作弘揚“道”的一種途徑,目的在於輔佐君王以教化百姓。而當有志於“道”的君子麵臨現實的“無道”無能為力之時,則應該“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隱居以求其志”。 曾經寫下“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而名垂千古的司馬遷,雖然已遭“最下之腐刑”,辱身“極矣”,為了“述往事,思來者”發憤著書,身處逆境,卻依然沒有忘記自己記錄歷史,明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歷史責任。 唐人牡牧有句話說得好:“包羞忍恥是男兒。”如果越王勾踐忍不了階下囚之氣,不願向吳王膝行頓首“請為臣”,又哪有臥薪嘗膽後的滅吳稱霸之舉? 文革期間,錢鍾書、楊絳一家曾經借住在學部大院七號樓一間辦公室裡。辦公室沒有生活設施,居住的人多,家家在門前舉炊,樓前污水橫流,無人過問。他們一遷入,楊絳先生便去疏通臭水溝。他們住的那一房間原是外文所放雜物的地方,位置數全樓最差:底層最靠西,南牆開一門一窗,北牆又開一窗,最是陰冷難耐,冬天暖氣又燒得不熱。錢鍾書先生曾因受累受寒引起哮喘病大發作,送進醫院搶救,幸得轉危為安。但他大腦皮層受損,語言、行走都有困難。遷入學部大院時,錢先生的病體尚未完全康復,走路仍然不穩,楊先生都不敢讓他一人走出去上公共廁所。老夫婦倆一人一張行軍床,北窗下放了一張借來的書桌供錢先生使用,角落裡放一張小書桌歸楊先生使用,兩人艱難度日。
第37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3) 在周總理負責《毛澤東詩詞》翻譯工作的時候,錢先生是翻譯小組的主要成員。不久,江青介入,並且委派一人來主持工作,催促錢先生他們加快翻譯進度。楊先生只好一再地向那位主持工作的負責人說:“鍾書還病著呢!”於是,小組裡的人就天天到錢先生的臨時住處來工作。他們一到,楊先生沏上清茶,盡了地主之誼,便躲到屋角去做自己的翻譯工作。那位受委派的人有時會時明時暗地捎一些話來。有一天,這人環顧陋室,開口說:“你們住的房子太小了,不像樣子……”沒等他挑明意思,楊先生馬上說:“我們住得很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樓前是文學所的圖書館,樓後是外文所的圖書館,要用什麼書,非常方便。”這樣,那位受委派的人就不便深說下去了。又有一天,他對楊先生說:“領導請鍾書同志住到釣魚台去,那邊的房子大一些,你可以同去照顧。”楊先生忙說:“我是不會照顧人的。我自己還要別人照顧呢!”他說:“那就再帶個阿姨一起去!”錢先生、楊先生不搭腔,他也就沒法再說下去了。 其實在那個時候,錢鍾書、楊絳他們哪裡是“住得很好”,他們實在是住得太差了!他們居此陋室,經歷了唐山大地震,經歷了嚴寒、疾病、煤氣中毒。環境這樣惡劣,但他們“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固守陋室執著於自己的事業:錢先生潛心撰寫巨著《管錐編》,楊先生孜孜不倦地翻譯西班牙名著《堂吉訶德》 。而在當時,知識分子裡品格低下的不乏其人。有些人沒有任何關係,也要鑽頭覓縫巴結“四人幫”,甚至不惜賣身投靠,乞求庇護。錢先生和楊先生的人品、氣節與這等人比,真有云泥之別。 自我拓展,勇於迎接挑戰 孔子在衛國,一天正在敲擊著磬,一個挑著籮筐從門前走過的漢子說:“這個敲擊磬的人是有深意的呀!”一會兒又說:“可鄙呀!沒有人了解自己,你就罷休好了。水深,索性穿著衣服走過去;水淺,就撩起衣服走過去。” 當孔子擊磬時,他的人格與音樂的聲音是一致的。這位知音直率地指出孔子個性中的弱點,並以水為例,指責孔子:何必猶疑呢?天下有很多路可走。 實際上,我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是用強烈的使命感迎接一個一個的挑戰。對人生的使命感,會使人逃脫安逸的環境,迎接挑戰。 如果一直安於現狀,終將會感到失望及不滿,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害怕——害怕失敗、害怕丟失、害怕被拒絕,害怕正是安於現狀的主要原因。害怕是一種軟弱的表現,它使人退縮不前、失去勇氣、自我封閉,而這些畏縮、膽怯、封閉的現象,會使人感到越來越不滿? 你也許會說你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滿意(或者你真的這麼想),但是如果你沒有成長、不追求挑戰、不去冒險,很難讓人相信你可以真的感到滿足。在你內心深處,一定有一個聲音在吶喊:我需要更多、更新、更好的事物。它或許被層層的失敗、貶損、侮辱、拒絕和消極的想法所覆蓋,但這種希望自己進步的渴求一定在你心中存在。 相反的,一個勇敢前進,不斷接觸、追求、學習新事物,從而不斷拓展自己的人,即使他目前尚未達到目標,或成就不大,但是他一定對自己的人生非常滿意,因為他的人生有方向、有成長。這使他覺得滿足而有收穫,每一天都過得很有意義。 如果你可以輕易地依據自己現有的能力達成目標,而沒有學習到新的事物,沒有改變、沒有成長,也沒有做什麼嘗試性的冒險,那麼你的這個選擇就稱不上“使命”,你只不過是抓住了擺在眼前的機會而已。 你的使命永遠在你的前方,當你追求自己的使命時,它也會獲得發展與成長。但你永遠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完成它,它永遠在前方召喚你,促使你迎向挑戰,引導你更上一層樓。 你的夢想中必須含有某種能激勵你自我拓展、自我提高的要素,而這些要素也會幫助你不斷成長、改變、進步。
第38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4) 一個真正的夢想必定充滿挑戰性,正因為它具有挑戰性,又是由你自己所選擇的,所以你一定會積極地想完成它。換句話說,你的使命不僅是一種挑戰,同時也是一種激勵你的原動力。 用心擇友,多個朋友多條路 孔子說:“可以與他一起學習的人,未必可以和他一起趨向正道;可以和他一起趨向正道的人,未必可以和他立於禮樂;可以同他立於禮樂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通權達變。” 交朋友不是讓我們用眼睛去挑選十全十美的人,而是讓我們用心去吸引那些志同道合的人。 有錦上添花的熱鬧朋友,讓你感覺生活是花好月更圓;有雪中送炭的可貴朋友,寒冬臘月也讓人心暖如春;有直言不諱的耿介朋友,提醒你在高處不可驕,在低處不可易志。 “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朋友多自然是好事,但不可濫。熱鬧時不請自來、危難時不見踪蹟的朋友,要趁早斷了來往。 交朋友的道理是擇交宜慎,用情宜淡。慎就少出錯,淡就能長久,正如孔子所言,交朋友主要要求我們用心去吸引那些志同道合的、與你精神相通的人,俗話說“患難見真情”。 《禮記》中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以清淡而成,小人以甘甜而壞。” 有人這樣說:“淡就能長久。過分親熱就難以繼續,過於親密就難以增加。凡是看見變化容易高興的人,也就容易發怒。看見變化容易親近的人,也就容易疏遠。人生之中怎麼會事事都能稱心如意呢?偶爾有一句話、一件事不相合,就會互相結怨生仇,像這樣還不如恬淡靜寂的好。” “風塵擾攘之中,絕沒有好步伐;交際寢暄之內,絕沒有好人品。聖賢取人,寧可拘泥也不隨便,寧可磊磊落落也不馬馬虎虎。” “交友不在多,得到一人可以勝過百人。” 人的一生中要有很多朋友,但真正能與你精神相通的卻是鳳毛麟角,因此,擇友時一定要用心。 敏言慎行,才美不可外露 孔子說:“君子要言語謹慎,而工作勤勞敏捷。”才美不外露是難能可貴的,大智若愚更是難上加難。 如一口古井,表面上看起來是一潭死水,有無風來,它都不起波瀾。可有一天,我們渴了,站在那掬水來喝,才驚異地發現:這古井竟是那麼深不可測,掬上來的水竟是那麼清澈,而那井水的味道,又是如此的甘洌。 言語謹慎卻勤於行動的君子正有似這古井,他們沒有華麗的言辭、招搖的行動,卻實實在在地在做事。 “諸葛亮一生惟‘謹慎’”,所以他沒有錯誤,他一生的智慧全在此兩字。然而,風大的時候不一定涼,無風的時候也不一定熱,最重要的是氣溫;能說善道的人不一定淵博,沉默寡言的人也不一定貧乏,最重要的是學問。 志當高遠,事當謹慎,這是歷史指示的做人原則。所謂立身,包括樹立自己的名聲,明確自己的做人原則,建立自己有代表性的業績。這裡的環節很多,而且有許多潛在危機,所以必須謹慎。 呂僧珍字元瑜,是山東範縣人。從南齊時起,呂僧珍便隨從蕭衍。蕭衍為豫州刺史,他任典籤。蕭衍任領軍,他補為主簿。建武二年,蕭衍率師援助義陽抗禦北魏,呂僧珍隨軍前往。蕭衍任雍州刺史,呂僧珍為蕭衍手下中兵參軍,被當作心腹之人。蕭衍起兵,呂僧珍被任為前鋒大將軍,大破蕭齊軍隊,為蕭衍立下大功。 呂僧珍有大功於蕭衍,被蕭衍恩遇重用,其所受優待,無人可以相比。但他從未居功自傲,恃寵縱情,而是更加小心謹慎。當值宮禁之中,盛夏也不敢解衣。每次陪伴蕭衍,總是屏氣低聲,不隨意吃桌上的果實。有一次,他喝醉了酒,拿了桌上一個柑橘。蕭衍笑著說:“卿真是大有進步了。”拿一個柑橘被認為是大有進步,可見呂僧珍謹慎到什麼程度。 呂僧珍因離鄉日久,上表請求蕭衍讓他回鄉祭掃先人之墓。蕭衍為使其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不但准其還鄉,還賜其使持節、平北將軍、南充州刺史,即管理其家鄉所在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然而,呂僧珍到任後,平心待下,不私親戚,沒有絲毫張狂之舉。呂僧珍的從侄,是個賣蔥的,他聽說自己的叔叔做了大官,便不再賣蔥了,跑到呂僧珍處要求謀個官做。呂僧珍對他說:“我深受國家重恩,還沒有做出什麼事情以為報效,怎敢以公濟私。你們都有自己的事幹,豈可妄求他職,快回蔥市干你的本行吧!”呂僧珍的舊宅在市北,前面有督郵的官府擋著。鄉人都勸呂僧珍把督郵府遷走,把舊宅擴建。呂僧珍說:“督郵官府自我家蓋房以來一直在北地,怎能為擴建吾宅讓其搬家呢?”遂不許。呂僧珍有個姐姐,嫁給當地的一個姓於的人,家就在市西。她家的房子低矮臨街,左鄰右舍都開店鋪貨攤,一看就是下等人住的地方。但呂僧珍常到姐姐家中做客,絲毫不覺以出入這種地方為恥。
第39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5) 君子立身處世,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這是封建社會中理想的做人準則。然而,這並非常人可以做到。更有甚者,貴而忘賤,得志便猖狂,恣意妄為,最終身敗名裂。呂僧珍可謂是深知立身之道的智者,他功高不自居,身貴不自傲,從而使皇帝對他更加信任,放心。呂僧珍58歲時病死,梁武帝蕭衍下詔加謚為忠敬侯。呂僧珍善有其終,這和他立身謹慎是分不開的。 五代時吳越國王錢鑼,原本是杭州臨安的鹽販,出身低微。在群雄競起、攻伐不已的複雜局面下,他逐漸發展自己的勢力,佔據了兩浙,建立了吳越國,並能夠存在很久,和他立身嚴謹是大有關係的。在這方面,他留下了不少的故事。 錢鑼從小當兵,夜晚很少睡覺,太疲倦時就枕一個圓木頭,或者枕一個大銅鈴,稍微沉睡,圓木或銅鈴一轉動,他便驚醒了,因此稱作“警枕” 。又在臥室裡放一個粉盤,半夜三更,想起什麼事,就寫在粉盤上面,直到老年都樂此不疲。每晚他都分派侍者更換值勤,規定只要外面有事報告,便馬上敲鈴。他聽到鈴聲應聲而起,有事情立刻處理,不等到天亮。他還怕守衛者當班時睡著,常常把銅丸彈到樓牆之外,用以提醒巡夜值更的人。時人稱他為浙中“不睡龍”。由於錢鑼要求十分嚴格,值更的人都非常小心,不敢疏忽大意。 一次,錢鑼穿著平民衣服出行,回來時天已入夜,想從北門進城,守門官不肯開門。他說了很多好話,還是沒能奏效。守門官說:“不管是誰,即使大王親自駕到,我也不開。”錢鑼只得從別的門進來。第二天,他召見北門守門官,對守門官的恪盡職守深表嘉許,並賜給優厚財物。 錢鑼雖據江浙富庶地區,又身為國君,但生活卻十分節儉。他的住處用具都十分儉樸,衣服衾被全都用細布製成,平時用膳,餐具不過瓷鏐漆器而已。舊寢帳敝壞,其妻想用青絹帳換了,他執意不肯,說:“作法於儉,猶恐其奢。我只擔心後代都追求享受而用錦繡。這頂帳子雖然舊了,還可以蔽風。”有一次,除夕守歲,子孫都聚在一起,大家非常高興,便命樂工奏樂助興。但沒奏兩支曲子,錢鑼馬上便讓停下了,說:“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是在作長夜之飲。上行下效,不可不知。” 成由節儉敗由奢,古往今來皆如此。錢鑼雖偏居一隅,並沒有建立顯赫無比的功業,但由於他採取了正確的對外對內的策略,使江浙地區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對社會生產發展起了很好的作用。而他立身的嚴謹,是他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之一。 求知好學,成就人生坦途 孔子說:“早晨知道真理,就是晚上死了也是可以的。”孔子在這裡強烈地表達了渴望認識真理的心情。他願意以生命交換對真理的透徹認識,由此可見他追求真理的迫切心情與追求真理而不得時的困惑與苦惱。 孔子對仁德、對知識的持續追求,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弟子們,也表達了歷來追求真理的人們的共同感受。 晉平公作為一位國君,政績不凡,學問也不錯。他在70歲的時候,依然希望多讀點書,多長點知識,總覺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實在是太有限了。可是70歲的人再去學習,困難是很多的,因此,晉平公對自己的想法總還是不自信,於是他去詢問師曠。 師曠是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學多智,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心裡很亮堂。晉平公問師曠說:“你看,我已經70歲了,年紀的確老了,可是我還很希望再讀些書,長些學問,又總是沒有信心,總覺得是太晚了。” 師曠回答說:“您說太晚了,那為什麼不把蠟燭點起來呢?” 晉平公不明白師曠在說什麼,便說:“我在跟你說正經話,你跟我瞎扯什麼?哪有做臣子的隨便戲弄國君的呢?” 師曠一聽,樂了,連忙說:“大王,您誤會了,我這個雙目失明的臣子,怎麼敢隨便戲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認真地跟您談學習的事呢。” 晉平公說:“此話怎麼講?”
第40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6) 師曠回答說:“我聽說,人在少年時代好學,就如同獲得了早晨溫暖的陽光一樣,那太陽越照越亮,時間也久長。人在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好比獲得了中午明亮的陽光一樣,雖然中午的太陽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還很強、時間也還有許多。人到老年的時候好學,雖然好像到了日暮時分,沒有了陽光,可他還可以借助蠟燭啊。蠟燭的光亮雖然不怎麼明亮,也很有限,但也總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晉平公恍然大悟,高興地說:“你說得太好了,的確如此!我有信心了。” 三國時東吳名將呂蒙,少時家境貧寒,未讀書傳,識字不多。他帶兵鎮守一方,向孫權“每陳大事,常口中為箋疏”,連一般文告奏疏都不會寫。由於文化低、知識少,打起仗來常常勇猛有餘而謀略不足。孫權叫他讀書,努力提高自己。呂蒙開始則以軍務繁忙為由,不想讀。孫權說:“如果說忙,難道你比我還忙?我小時候雖讀過《詩經》、《書經》、《禮記》等書,現在主持國家政務,還讀了多種史書和諸家兵書,覺得大有裨益。”後來,已經是不惑之年的呂蒙聽從了孫權的話,發憤學習,認真讀書,篤志不倦。一段時間下來,學習大有長進。 一次,代都督魯肅巡視呂蒙的駐地陸口,呂蒙問他:和關羽為鄰,你打算如何既聯合他又警惕他,有沒有考慮過?魯肅滿不在乎,而隨口應道:“沒有考慮過,到時看著辦。”呂蒙當即就滔滔不絕地分析了雙方形勢,並當場提筆,寫出五條良計。這使一向看不起呂蒙的魯肅大為吃驚,趕緊離座走到呂蒙跟前,撫著他的背說:“我以為你只懂武略而已,現在學識如此淵博,已不是過去的'吳下阿蒙'了。”呂蒙笑道:“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呂蒙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無論在什麼年齡階段,只要能夠堅持不懈地認真學習,就會取得長足的進展,增加個人的本領。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貢問孔子說:“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願做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孔子認為,從積極方面來看,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通過完善自己來影響別人和改變社會的。反過來,從消極方面來看,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樣推己及人,實際上就是孔子一貫所強調的“恕”道。 孔子的“恕”道,就是老百姓所常說的推己及人,將心比心。詳細一點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自己希望在社會上能站得住,能通達,就也幫助別人站得住,通達。總之,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 確切地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種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一個人要在社會中有所作為的一個基本條件。 我國產生過眾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賢,例如,曾經以治理洪水而留名千古的大禹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立立人”和“己達達人”的崇高典範。大禹在被任命為治水的負責人之前,剛剛和塗山氏的一個姑娘結婚。看到了許多的百姓被洪水淹死時,大禹心裡就像自己的親人被淹死一樣痛苦、不安。於是他告別了妻子,率領27萬治水群眾,夜以繼日地進行疏導洪水的工作。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13年的奮戰,大禹和他的治水隊伍疏通了九條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偉大業績。 到了戰國時候,有個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談起大禹治水這件事,他誇口說:“如果讓我來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讓洪水流到鄰近的國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嗎?”孟子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錯了!你把鄰國作為聚水的地方,結果將使洪水倒流回來,造成更大的災害。有仁德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這就是成語“以鄰為壑”的由來。
第41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7) 從大禹治水和白圭談治水這兩個故事來看,白圭只為自己著想,不為別人著想,這種“己所不欲,要施於人”的錯誤思想,是難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雖然費工費力,但這樣做既消除了本國人民的災害,又消除了鄰國人民的災害。人們最為欽佩和讚賞的就是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 水滿則溢,要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 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學習的人;我選取他善的品行去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藉鑑而改正。” “謙受益,滿招損”,自古皆然。謙虛的好處說起來也許太抽象,但自滿的弊端卻俯拾即是。 孔子帶著學生到魯桓公的祠廟裡參觀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可用來裝水的器皿,傾斜地放在祠廟裡,那時候把這種傾斜的器皿叫欹器。 孔子便向守廟的人問道:“請告訴我,這是什麼器皿呢?”守廟的人告訴他:“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邊,用來警戒自己,如'座右銘' ,是一種用來伴坐的器皿。”孔子說:“我聽說這種用來裝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沒有裝水或裝水少時就會歪倒;水裝得適中,不多不少的時候就會是端正的;裡面的水裝得過多或裝滿了,它也會翻倒。”說著,孔子回過頭來對他的學生們說:“你們往裡面倒水試試看吧!”學生們聽後舀來了水,一個個慢慢地向這個可用來裝水的器皿裡灌水。果然,當水裝得適中的時候,這個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那裡。不一會,水灌滿了,它就翻倒了,裡面的水流了出來。再過了一會兒,器皿裡的水流盡了,就傾斜了,又像原來一樣歪斜在那裡。 這時候,孔子便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道:“唉!世上哪裡會有太滿而不傾覆翻倒的事物啊!” 孔子借用欹器裝滿水就傾覆翻倒的現象來向學生們說明驕傲自滿,往往向它的對立面——空虛轉化。從而告訴人們要謙虛謹慎,不要驕傲自滿,凡驕傲自滿的人,沒有不失敗的。 水滿自溢,人自滿會跌倒,這是自然規律。命運是極其公正的,它不會因為人的不同而有所偏頗。 日中就得西斜,月圓就要虧缺,物盛必衰,這是天地的道理。人體驗到了天地的道理,高就會自卑,盈就會自謙,等就會自抑。 所以孔子又說:“君子做人不向大,有功不自傲。” “君子不以他所能做到的而瞧不起別人,不以由己不能做到的自愧于人。” 虛己對人是長進仁德的基礎,自謙是受人尊敬的階梯。念念不忘“謙虛”兩字,自然是高風可仰,心光可掬。 適人自抑,就能廣造福用。王陽明說:“現在人們最大的缺點,就是一個'傲'字,千萬種罪惡,都是從傲裡滋生出來的。傲就自高自足;不肯屈人之下。所以身為學子驕傲,就不能孝敬長上;身為弟弟驕傲,就不能尊敬兄長;身為臣子驕傲,就不能做個忠臣。” 以財勢傲人固然不應該,以學問傲人也不應該,以俸祿傲人更不應該。以氣色傲人固然不應該,以態度傲人也不應該,以言語傲人更不應該。人的傲骨傲性,只能針對占據上位的卑鄙小人、貪官污吏、魚肉百姓的混蛋,對於其他的任何人,都不能存有半點的傲氣。 傲的反面就是謙,謙是傲的對症良藥。不但外貌要恭敬謙遜,心中更要敬讓。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對之處,就能虛己受人。堯、舜之所以稱為聖人,就是謙虛到了至誠的境地,也就是允恭克讓,溫恭允塞。 做到了謙就能虛,虛就能受。 《禮記》上說:“傲不可長,慾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謙恭自守,必然會大得人心;虛下自處,必然會受人尊敬。 不用自己的智慧對付他人的愚蠢,不以自己的賢能瞧不起他人的笨拙,不以自己的長處克制人們的短處,這些都是承載福祿的方法與道理。 治驕傲就要用謙虛,治盈滿就要用空虛,治狂妄就要用禮義。人有一分虛心,就增加一分謙讓;守住一分禮貌,就減少一分狂態。
第42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8) “氣就怕盛,心就怕滿,才就怕露。”盛氣就會凌人,心滿就不求上進,露才就流於膚淺。這三條都是人們修身的大敵。所以只要是聖賢哲士,都是極力做到虛懷若谷,謙恭自守。地位越高的人,尤其要做到這點。 居功自謙,人皆景仰之 驕傲是無知的別名,自滿是智慧的盡頭。夜郎人閉目塞聽,自以為是天下最大的國家。其實,當時離它並不太遠的漢朝,不知要大它多少倍! 居功自謙,是一種美德;樹威望以服眾,是一種明智。如果前者為臣,後者為君,君臣才能心心相印,才能更好地用武將治軍,用文臣治國。三國時期,吳王孫權與戰將周泰之間發生的一件事,恰恰反映了這個道理。 吳國有個將軍,名叫周泰。周泰為人正直,打仗極為勇敢,膽氣超人。 周泰每次戰鬥都衝鋒在前,與敵人拼殺搏鬥,全然不顧個人的安危,所以身上留下了很多傷痕。 周泰雖然屢建戰功,但他自己並不喜歡宣揚,因此他的部下朱然、徐盛等人對他的戰功都不太了解。在一些軍事行動中,這些部將由於對周泰有點兒不服氣,往往各自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聽從周泰的指揮。周泰對此也覺得很傷腦筋。 孫權對周泰是很了解的,並且很喜歡他,因為周泰曾捨命保護過孫權。在孫策討伐山越時期,當時孫權部隊駐紮在宣城,保衛他的士兵很少,還不到一千人。幾千名山越兵突然包圍了孫權的軍營,孫權在慌亂中剛剛上了馬,強盜們的大刀已經砍著了孫權的馬鞍。 周圍的人見此情景,誰也不敢上前。只有周泰策馬飛奔來到孫權身邊,奮力抵擋,毫不顧及自己生命的安危。 周泰在奮不顧身保護孫權的戰鬥中,身上受傷12處,很長時間才養好傷痛。 孫權聽說有人對周泰不服氣,就想應當讓別人了解周泰。於是特意安排去濡須巡視,借給大家慶功為由,擺上酒宴,召見所有周泰部下的將領,讓大家開懷暢飲。 酒宴中間,孫權來到周泰面前,向他敬酒,一連敬酒數盃。周泰喝了很多酒,覺得全身燥熱,但礙於禮節,不好解衣涼快。 這時,孫權上前主動勸周泰脫衣涼快涼快,並幫周泰解開衣扣。 周泰一向對孫權恭敬,見孫權詢問自己身上的傷疤,就細細解答在歷次戰鬥中是如何負傷的。整個談話,在座的人都聽到了,也了解了周泰的功績。 孫權詢問完傷疤後,一面讓他穿上衣服,一面感慨地說:“你是有功之臣啊!”隨後命人授給周泰一個御用傘蓋。酒宴歡快地一直進行到晚上。 從此以後,朱然、徐盛等人對周泰才真正服氣了,矛盾也就消除了。 追求完美,自我修煉 子路問孫子:“怎樣才是個完全的人。”孔子說:“如果具有臧武仲的聰明、孟公綽的廉潔、卞莊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藝,德存於內而文現於外,這也就可以說是個完全的人了。”過了一會兒,又說:“現在要成為一個完全的人哪裡一定要這樣呢?只要看見財利便先想到義,遇到危險肯於舍出生命,長期貧困也不會忘記平日的諾言,這也就可以說是個完美的人了。” 臧武仲是魯大夫,他逃到齊國後,預料到齊莊公的統治不會長久,設法不接受齊莊公給他的封地。後來,齊莊公果然被殺,他沒有因此而受牽連,被人譽為聰明人。孟公綽清心寡欲,本身非常清高、廉潔。卞莊子是魯國卞邑的大夫,據說他是魯國著名的勇士,曾隻身打虎。冉求是孔子的弟子,以多才多藝而著稱。 孔子在這裡談要成為一個完美的人,必須兼備這四個人的優點:高度的智慧、深厚的道德涵養、勇敢決斷的精神、高度的禮樂修養。這個要求實在是太高了,所以孔子又講現在只要能夠“見利思義”,即見到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先考慮一下是否合情合理,符合仁義;“見危授命”,在危險時,接受任命,為完成任務,寧可犧牲自己,不管時間多久,都能言行一致,說得到做得到。這樣就是了不起的人了,不必要求太高。所以“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也成為考驗一個人的重要標準。
第43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9) 春秋時,有一次,魯國的老百姓奉命放火燒荒,不料,天驟然刮起大北風,火助風勢,很快便向南蔓延開去。魯哀公恐怕大火無情地燒毀了國都,就親自率領老百姓去救火。但是,不過一會兒,救火的人都跑得無影無踪了,原來大火燒荒後,很多野獸被迫逃了出來,人們都競相爭著去捕殺野獸,哪裡還顧得上救火呢。魯哀公緊急召來孔子,向他問計。孔子答道:“主公,那些捕捉野獸的人既享受到了實惠又不受到處罰,而那些救火的人既勞累辛苦又沒有獎賞,這巨大的反差就是救火的人少而逐獸的人多的原因。”魯哀公說:“您的意見很有見地。”孔子又進言道:“現在是火燒眉毛,十分危急,來不及去賞賜救火的人了。況且,縱然是救了火的人都給予賞賜,那麼,國庫的財富恐怕也不夠。現在唯一可行的,只有懲罰那些不去救火的人了。”於是魯哀公下令說:“凡不去救火者,比照叛國投敵罪懲處;凡是去捕獲野獸者,比照擅自進入禁區罪懲處。”這道命令還沒等傳開,火很快地就被撲滅了。 南宋的奸臣賈似道任宰相時,有一天,京城臨安突然失火,當時賈似道還在離臨安二十里遠的葛嶺,前來報火警的人絡繹不絕。他卻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只是說:“火燒到太廟時再來報告。”不久,報火警的人又來了:“火將要燒到太廟了。”賈似道一聽,便坐上輕便的小轎子,四名衛士手執椎劍小跑似的跟著,跑了一里左右的路,便換下了幾個轎夫,一溜煙的功夫,便到了太廟跟前。他下命令時神情嚴肅,只說了一句話:“要是燒了太廟,就斬殿帥。”於是,殿帥帶領一批勇士一下子就撲滅了大火。賈似道雖然是個玩弄權術的奸臣,然而他的威令下達後定要執行。他的才幹也有使人感到淋漓痛快的地方。 東漢末,劉備在攻打劉璋時同將士們約定好:“如果攻下成都,劉璋都府裡所有的財物,我一概不予過問,任憑你們自由去拿好了。”將士們聽了非常興奮,等到一鼓作氣地攻下成都後,將士們都紛紛放下兵器,前往劉璋各個府庫裡競相搶奪財寶。這麼一來,軍隊的開支又不能予以彌補了,劉備因此十分擔心。謀士劉巴獻計道:“這件事好辦,可以鑄一批價值一百緡的紙幣,用它來平抑物價,下令官吏設置官家市場,強迫推行。”劉備聽從了他的意見。幾個月後,官府的倉庫又充實了起來。 南宋理宗嘉熙年間,峒族人反叛攻打吉州府,當時萬安縣縣令黃炳率兵扼守府城。這天五更時分,探子來報,說是:“逆寇已經打來了。”黃炳便命令巡尉馬上率兵前去迎戰,但此時將士們還沒吃早飯,一個個叫道: “餓著肚子怎麼打仗?”黃炳安慰大家道:“大家不要著急,你們趕緊走吧,早飯我隨後就送到。”等部隊走了以後,黃炳就率領全體幕僚,一個個帶著竹籮木桶,到居民點裡挨家挨戶地叫道:“知縣買飯來了。”當時老百姓家裡的早飯剛剛做熟,都有熱飯開水,知縣一行便用優厚的價格買了下來,然後一起擔著飯送往前線。於是,全軍將士都及時地飽餐了一頓,一仗就打退了敵人。為此朝廷後來論功行賞,提升黃炳任臨州太守。 南宋趙從善任京兆尹時,有一次,宦官有意刁難他,命令他在一天之內準備三百張紅漆桌子,以供皇上祭禮之用。趙從善不敢怠慢,馬上派人到京城裡的各個飯店酒樓裡借來三百張桌子,一一洗乾拭淨,然後小心翼翼地用白紙糊好,再塗上紅漆,按時交了差。又有一次,兩宮皇太后到聚景園遊玩時,夜裡經過萬松嶺,宦官們要求立即找三千個火炬來照明。趙從善命令取下街上妓院裡的竹簾子和蘆葦,灌上油脂,然後再把它捲了起來,用繩子捆緊,掛在道路兩旁的松樹上,這樣一來,當三千個火炬一起點燃時,便把山道兩旁照耀得如同白天一樣明亮。 言出必行,人無信不立 孔子曾經多次談到誠信的重要性。他認為一個不講信用的人,喪失了做人的起碼的資格,是不能在社會中立足的。
第44節:修身正己:反省是面鏡子(10) 信字,在字形結構上從“人”從“言”,講的是言談的誠實性,言由心出,表裡一致。信字原本講的是人在神面前禱告和盟誓的誠實不欺之語。古人認為,神靈具有人所不可企及的智慧和能力,人在神面前只能老老實實,否則必有災禍降臨。事實表明,人與人交往更需要誠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主要是通過言行來進行的。成於中必顯於外。心有誠意,口則必有信語;口有信語,身則必有慎行。一個人能夠長期地堅持以誠信待人處世,就會形成誠信的人格,具有誠信人格的人,就會贏得人們的普遍信賴。自尊者人尊之,自敬者人敬之,自信者人信之,這是人際交往的必然規律。 一個人誠信與否,是以行為和時間來檢驗的。孔子曾講,“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一個有道德的人,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自己誠信故而也相信別人的誠信。然而,人並不都是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的,因此要聽其言而觀其行。人們生活中流傳的“狼來了”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某些人欠缺誠信的美德,卻不思如何實際地約束自己、提高自己的誠信度,而是用各種手段和方法偽裝誠信。 《中庸》雲,“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在隱蔽的地方,在微小的地方,常常能夠看出一個人的真正的面目。即使偽裝得再高明,總是會露出馬腳的。只有表裡一致的人,才沒有破綻。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況:內在德性誠實的人一般都從來不表白自己的誠實,而慣於說謊的人總是誠懇地向人表白自己說的不是謊;誠實的人總覺得人人說的都是實話,不誠實的人總覺得別人都不誠實;厚道的人常常認為人人都厚道,工於心計的人常常認為人人都工於心計。具有豐富人生經驗的人,不需費很大的氣力就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言談洞察一個人的德性。 在孔子的教誨下,其學生曾子的誠信是十分令人敬佩的。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講述了曾子“殺豬教子”言而有信的故事。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兒子哭鬧著也要跟著去。曾妻便哄兒子說:“你回去等著我回來殺豬讓你吃肉。”她剛從街上回來,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殺豬,她急忙阻攔道:“我只不過是跟孩子說著玩,哄他的。”曾子說:“同小孩子是不能開玩笑的。孩子年幼沒有知識,處處會模仿父母,聽從父母的教導。今天你欺騙他,就是教他學你的樣子騙人。做母親的欺騙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啊!”於是,曾子殺了那頭豬,煮了肉給孩子吃。在“言”與“信”關係上,曾子十分贊同孔子關於信的思想,認為說話一定要算數,一個人應該做到“可言而不言,寧無言也”、“不能行而言之,誣也”、“言必有主,行必有法”。 誠信作為一個基本的道德規範,是對人們的共同要求。與人相交往,自己首先要保持誠信。然而,正常的、和諧的人際關係的維持則需要雙方或多方都講誠信。信字還包含同心相知、彼此信任的意思。如果雙方當面說一套,背後搞另一套,友好的關係不可能得到維持,兩人更不能成為朋友。彼此以誠信相待,不因偶然事件而動搖,不因時光流逝而褪色,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誠信。 三國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雖然有很多壞毛病,但是他卻在他統領的軍隊中留下了誠信的美名,從而實現了一統江北的霸業。 一次,曹操親自統領大軍去打仗。行軍的路上,看見路邊的麥子都已經成熟了。原來老百姓因為害怕士兵,逃到外邊,不敢回來收割麥子。 曹操派人挨家挨戶告訴村里人和各處看守邊境的官吏,說:“我奉皇上旨意,出兵討伐叛逆的賊人,為民除害。現在正是麥子收割季節,經過麥田的人,只要有踐踏麥田的,就斬首示眾,說到做到。父老鄉親們請不要害怕。” 老百姓們開始都不相信,仍舊躲在暗處觀察曹操帶領的軍隊的行動。經過麥田的官兵,都下馬用手扶著麥稈,小心地蹚過麥田,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相互傳遞著走過麥地,沒有一個敢踐踏麥子的。 曹操騎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裡有一隻鳥驚叫著飛起來。曹操騎的馬受了驚嚇,一下子躥入麥田中,踐踏壞了一塊兒麥田。 曹操立即叫來隨行的官員,治自己踐踏麥田的罪行。官員說:“怎麼能給丞相治罪?” 曹操說:“我親口說的話,我自己都不遵守,還有誰會心甘情願地遵守呢?一個不守信用的人,怎麼能統領成千上萬的士兵呢?”隨即抽出腰間的佩劍,想要自刎。眾人連忙攔住。 這時,大臣郭嘉走上前說:“古書《春秋》上說,法不加於尊。丞相統領大軍,重任在身,怎麼能自殺呢?” 曹操沉思了好長時間,才說:“既然古書《春秋》上有'法不加於尊'的說法,我又肩負著天子交給我的重要任務,那就暫且免去一死。但是我不能說話不算話,我犯了錯誤也應該受罰。” 於是,曹操用劍割斷自己的頭髮,扔在地上,說:“那麼,我就割掉頭髮代替我的頭吧。” 曹操又派人傳令三軍:“丞相踐踏麥田,本該斬首示眾,現在割掉頭髮代替。” 現在的人覺得剪頭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當時的人認為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頭髮是從父母那裡繼承來的,隨便割掉頭髮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不孝的表現。因此,在當時的人看來,曹操當眾割頭髮和割腦袋沒什麼兩樣。 先秦時期的韓非子說過“信賞必罰,其足以戰”,意思是說有功的一定要獎賞,有罪的一定要懲罰,只有這樣才能使部隊形成很強的戰鬥力。
第45節:淡泊明志:人生不為所累(1) 淡泊明志:人生不為名利所累 學以致用,尋找永恆的快樂 孔子認為人生有三樂:一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二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所說的人生三樂,實際上代表了人生的三種境界。如果沒有達到這三種境界,就沒有這人生的三大樂趣。 那麼什麼樣的人可以得到孔子所說的三種快樂呢?那就是仁者和君子。追求仁義道德的人,他可以從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快樂、永恆的快樂。仁是每個人都有的善良本性,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他的善性已經被世間物慾所掩蓋,整天為追求個人名利而奔波,為衣、食、住、行而操勞,再也找不到精神回歸的家園。所以,世人追求名利,沉迷於感官刺激,自以為這樣就快樂了。而實際上,這是短暫的快樂。 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和永恆的快樂呢? 第一,就是通過學習去追求人生的真正快樂。通過學習,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並且到實踐中去不斷體悟,學以致用,那就會找到自己真正的快樂。所以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強調了兩個方面,首先是要學習,然後要實踐。韓愈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孔子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都說明對於大多數的人是要通過學習才能明白道理的。人類的知識有間接知識和直接知識。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想盡快地吸收人類積累的全部知識,就只有學習,接受先知的教導。但是,光是學習不行,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是為了使自己覺悟,所以學習後就必須身體力行,在生活實踐中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這就是強調了實踐的作用。 孔子的學以致用,注重一個人在思想方面的成熟。即是要把老師所講的道理,在生活實踐中進行對照和觀察自己坐臥行住、言行舉止是否都能夠做到。最主要是觀察自己每時每刻的意念是善的,還是惡的,當達到純善的境界時,也就是“仁”了,永恆的快樂也就出現了。所以只有學習和實踐同時並重,才能得到人生的真正快樂。 第二,就是人生的快樂就是廣交善友,廣結善緣。一個人只有廣交善友,才能不斷提高自己。所以孔子說有遠方的朋友來相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第三,是要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只有虛懷若谷的人才有永恆的快樂。一般人都喜歡表現自己,喜歡突出自己,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至於別人不理解我,甚至誤會我、誹謗我,我還不怨恨,這更加是一種很高的境界。滿招損,謙受益。不求出人頭地,但求謙虛謹慎。這是追求仁的方法。如果別人說我好話就高興,說我壞話就仇恨,那麼這個人實際上在為別人而活著,他就失去了自我,時時為世間一切所動心,整天為名利而奔波,那麼他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嗎?
第46節:淡泊明志:人生不為所累(2) 桃李無心,我心有主 曾子是孔子學生中最老實的一個人,外表看起來比較笨拙,平常也不愛多說話,但是他卻得到了孔子的真傳。他得到真傳的秘訣是因為他為人處世抓住了事物的本質。世界的本質在自己的心,抓住了自己的心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質。 曾子成為孔子的嫡傳弟子,他寫了《大學》,其用心的方法又傳給了孔子的孫子子思,子思寫了《中庸》,子思又傳給了孟子。可見從孔子到曾子,再到子思和孟子,曾子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曾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修養方法“慎獨”的發明者。 《中庸》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君子要經常檢查自己的思想和細微的念頭,即使在沒有人的地方,也要使自己的行為謹慎不苟。 從前有個人,在旅途中又飢又渴,走到了一片桃李樹下休息,桃李都已經成熟,鮮豔欲滴,這個人休息後,沒有去摘桃李來解除飢渴,只是繼續趕路。別人看見他這樣,迷惑不解,問他為什麼這樣傻。他回答說:“桃李無心,我心有主。”這句話的意思是桃李的主人不在,桃李是不會管自己的,但是我去偷吃,我的善心則不存在了。故古人說:“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曾子的這種慎獨修養方法到後來發展為程朱理學最主要的修養方法。 當下一念,是最重要的,像曾子一樣,反省當下的一念是善還是惡,不久就能進入聖流。只要每天不斷地反省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心,只有主宰了自己的心,才算真正主宰了自己。 珍惜生命,學會喜歡自己 孔子的馬棚發生火災,他回到家中,問道:“有人受傷了嗎?”而不問馬的情況。 住在馬棚裡的人,肯定是奴隸無疑,在一匹馬、一束絲的價格等於五個奴隸價格的時代,孔子這樣的問法,表明他不是把奴隸與馬同視為財富,而是從人道角度,關心的是人,不是財富。 沽名釣譽者常以善言善行來裝點自己的形象,但只能是裝點而已。偽善者精心設計的也只能是一件道德的外衣,良好的品質是與本體同在的。道德的真偽,平時可能裝得出來,但情急之時,最能表現出人關注的焦點。 不受富貴名利左右、具有高風亮節的君子,不同於偽善之徒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在於:君子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自我人格和崇高的心性。正如佛家所說:“一切唯心造,自力創造非他力。” 喜歡自己,是否像喜歡別人一樣重要呢?我們可以這麼說:憎恨每件事或每個人的人,只是顯示出他們的沮喪和自我厭惡。 我們很少人有勇氣獨樹一幟,或很清楚明了自己究竟擁護什麼。我們的行為通常受社交或經濟族群的影響,如衣、食、住或思考的方式,大概都與經常接觸的人差不多。假如周遭環境與我們的個性格格不入,我們會變得神經質或不快樂,會感到失落和迷惑——會不喜歡我們自己。 為了學習喜歡自己,我們必須培養出具有面對自己缺點的耐心。這並不意味我們必須降低水準,變得懶惰、糊塗或不再盡心盡力。這表示我們必須了解一個事實:沒有人——包括我們自己——能永遠達到100%的成功率。期待別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完美則是愚蠢的。 要求自己時時保持完美是一種殘酷的自我主義。那表示我們不能僅表現得和別人一樣好,而是要超越其他人,要像明星一樣閃閃發亮。我們的重點不是自我發揮,不是為了把事情弄好;我們注重的是要勝過別人,使自己達到傲視群雄的地位。 完美主義者也如同一般人一樣會犯錯,會失敗,但他們不能忍受這樣的狀況,因此會變得痛恨自己,不喜歡自己。 千萬別這麼苛責自己。有時候,我們要練習自我放鬆,取笑自己的某些錯誤,要學習喜歡自己。 馬里蘭州巴爾的摩“賽頓心理學院”的醫療主任李奧?巴德莫醫師曾寫過:“人們慣常在晚上休息時冥想當日的種種活動。這種獨自冥想的習慣,顯然是學習如何與自己相處的好方法。”
第47節:淡泊明志:人生不為所累(3) 除非我們能與自己好好相處,否則很難期待別人會喜歡與我們在一起。 獨處能使我們發現內在的休息港口,能有參評的對象,是我們與外界接觸的基礎。 獨處能使人更客觀地透視自己的生命。 《聖經》裡有一句忠言:要安靜,便可知道我就是神。這話至今仍是忠言。獨處的確對我們十分有益處,就好像新鮮空氣對我們的身體極有幫助一樣。 假如我們要依賴別人才能得到快樂與滿足,則無疑為別人增添了負擔,並影響到彼此之間的關係。要喜歡、尊重、欣賞我們自己,這不但能培養出健康成熟的個性,也能增進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清心寡欲,不貪戀名利 孔子說:“學習三年卻沒有做官的念頭,是很難得的事。” 讀書不含任何功利思想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儒家所崇尚的是一種生活哲學,讀書的目的是學做一個君子。讀書是一條道路,一種方法,它使你了解人類社會所走過的歷程,正視自己的位置,展望未來的道路。它會給你一把開啟世界的神奇鑰匙,你的胸襟也隨之拓展。 有的人讀書只是為了求名求利,甚至由於讀了更多的書,而能用更高明的方法來欺世盜名。他們是沒有真正體悟到求學問道的含義。 “學而優則公”,為天下百姓造福是許多讀書人的夢想,但卻不是求學的終極目的,更不要把學問看作升官的一個砝碼。 “學”的最高境界是為了在生活中做一個實踐道德的君子。 古人說:“為了天下平民百姓的舉止措施,就叫做事業;為了一家的舉止措施,就叫做產業;損害天下人的舉止措施,而對一家人有利的,就叫做冤業。把產業作為事業,人們必然怨恨;把產業作為冤業,天就會毀滅它。” 歷代失敗的人,大多都敗在無情操、無節儉上。這是不得不使人們要警惕的,何況“悖逆事物而人的人,也必定會悖逆而出”呢!一個人要想培養自己高風亮節的高尚情操,首先要做到“如果不是屬於我所有的,雖是一毫也不能取”。 這又在於能夠安分、安貧、安心不動,做到少慾望、少貪得、少求取,就要求擁有高風亮節的高尚情操。 宋凌沖任合山知縣,有清廉的名聲,一毫也不妄取,百姓稱頌他的德行。任期結束後回歸時,身邊有一塊硯池,宋凌沖拿出來看看說:“這不是我來時的東西。”於是命人還回去。這不就是“如果不是屬於我所有的,雖是一毫也不能取”的最好例證嗎? 治理百姓的官員,古代稱為父母官,就是要服務於人民,而不是在人民之上作威作福、暴斂民財。所以宋代張之才做陽城知縣,離任辭行做詩說:“一官來此四經春,不愧蒼天不愧民。神道有靈應信我,去時猶似到時貧。” 寇准出任宰相30年,沒有建造私房,清廉的名聲顯著。所以處士魏舒稱讚他:“做官居在高位處,卻無地方起樓台。” 唐伯虎做詩說:“釣月樵雲共白頭,也無榮辱也無憂;相逢話到投機處,山自青青水自流。”如果人人都能了悟“山自青青水自流”的境界,就自然萬事不會求助於人了。 “百年隨手過,萬事轉頭空”這樣又有什麼可求?又有什麼可求不得?又何必徒自貶抑,自招屈辱?陶淵明的詩中說:“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這就是自知自足。 節儉的人必定知足。老子說:“金玉滿堂,也無法永遠守住。”既然有了外在的東西,也不能有所依恃。呂坤說:“凡是在於我的,都是分內的,在內缺一分,便不能成人;在外得一分,就要知足。”做到了知足就能無人而不自得,無處而不自安。 貧而安於貧的人是富;賤而安於賤的人是貴。無求就是富,無求就是貴。自富其富,自貴其貴於內。 宋代的處士魏舒,隱居不做官,曾經做詩表露自己的心跡,詩中寫道:“有名閒富貴,無事散神仙。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宋真宗多次下詔書徵召,他都不出任,並對來使說:“九重丹詔,休教彩鳳銜來;一片閒心,已被白雲留住。”皇上嘉獎他的志向,於是不再徵召他。魏舒最後老死在深山岩石之間。這就是自知自足,閉門於處,盡力修養內在的功夫。
第48節:淡泊明志:人生不為所累(4) 君子喻義,見利忘義一敗塗地 孔子說,君子明白的是道義,小人懂得的是利益。君子了解義,行事也以義為標準。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和君子交往主要是講道德、禮義,和小人交往就只能講利益。 孔子說:“明智的領導者知曉義理,平民知曉他自己的利益。智慧人明白按照聖人的話好善惡、立是去非,愚昧人只曉得追求私利。” 君子是道德高尚的人、義人、仁人、善人、誠實人、智慧人、慧心人、謙卑人等。小人是品德低劣的人、愚昧人、愚妄人、褻慢人、傲慢人、乖謬人、乖僻人、惡人、罪人以及狡猾、奸詐、偽善的人等。 戰國時期,魏、齊、楚、燕、韓、趙、秦最為強大,稱“七雄並立”。秦以強大的實力做基礎,攻占了巴蜀和三晉許多地方,稱雄於西方。東方六國建立“合縱”同盟,即“合眾弱以攻一強”,共同對付秦國,其中齊是東方強國,楚則虎視於南方,齊楚聯盟成了秦國的心腹大患。秦國千方百計瓦解東方六國的合縱同盟,採取聯合東方弱國對付其他弱國的“連橫”戰略,以圖各個擊破六國。秦派張儀,拉攏魏國脫離了合縱,然後又離間了齊、楚兩大國,使六國合縱化為烏有。 公元前313年,張儀帶著厚禮到楚國,楚懷王見財眼開,熱情接待。張儀花言巧語欺騙楚懷王:“大王如果能夠與齊絕交,秦願獻商於(今河南析川內鄉)之地六百里給楚。這樣,秦、楚結為盟好,長期成為兄弟,也可以削弱北方的齊國,於秦於楚都有利,再沒有比之更好的辦法了。”楚懷王滿心高興,欣然答應了。大夫陳軫勸諫道:“秦尊重楚,是因為楚、齊結盟的緣故。如果秦答應給我們的土地還沒有到手就和齊國絕交,楚國一孤立,秦就會輕視楚國。如果先要秦割地再與齊絕交,秦國未必肯答應;先絕交再割地,又怕秦不守信,欺騙了我們。而大王您被騙,定會怨恨秦,秦、齊都成了楚的敵人,兩國的軍隊都來攻楚,這是非常危險的。為今之計,最好是表面同齊絕交,派人隨張儀到秦國取土地,等土地到了手,再與齊國絕交。這樣,即使土地不到手,楚國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也不會得罪齊國。”陳軫的主張是萬全之策,但楚懷王卻為張儀的話所迷惑,一心想要得六百里地,不聽陳軫的話。一面派人隨張儀去取土地,一面派人去齊宣布與之絕交。 楚使者隨張儀到了秦國,張儀裝酒醉從車上摔下來受重傷,一連三個月在家閉門不上朝。楚懷王聞知此事,以為是張儀懷疑他和齊沒有完全決裂的緣故,於是派勇士到齊國去,當面把齊宣王辱罵一通,齊宣王極其惱火。這時,秦王剛好派人前來拉攏齊國,齊宣王正恨楚國人無信義,就同秦國言和。直到秦、齊聯盟正式建立後,張儀出面對逗留了三個月的楚使者說:“我自己有封地六里,願意獻給你們大王。”楚使者說:“我是奉大王之命來取六百里地,沒聽說過六里地之說。” 楚懷王聽了使者回報,大罵張儀,氣沖沖地要興兵伐秦。陳軫卻認為不可:“為今之計,進攻秦國,還不如索性送一個大都邑給秦,和秦一道攻齊,把失去的土地從齊國那取得補償。現在如果出兵攻秦,就會使秦、齊聯合對付楚國,楚國要吃大虧。” 楚懷王盛怒之下,沒有聽從陳軫的勸告,派大將率兵攻秦,結果被秦軍打得大敗,被俘大將70人,主帥也被殺,士卒死亡8萬,大片土地被秦國奪取。楚懷王不服,又傾全國兵力攻秦,在藍田大戰,又被打垮,秦又奪得楚國兩城。從此以後,楚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東方六國中沒有強國可以與秦抗衡了,各國僅能自保,結不成鞏固的聯盟。秦國的統一事業又去掉了一層障礙。 樂知好問,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孔子說:“對於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從事它為快樂的人。” 孔子認為,在學習中,人們若僅僅是有目標地追求,還不如從中得到心理滿足效果好;得到心理滿足,又不如對學習、工作有強烈興趣的效果好。在這裡,孔子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教育原則:可以通過調整人們的心理狀態,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挖掘學習的潛力。
第49節:淡泊明志:人生不為所累(5) 僅僅懂得學問、道理,卻不能從心中喜歡它,說明學得不夠深入、透徹。在學習時,如果將學習看成是“苦學”、“困學”,那麼即使對書本倒背如流、對道理講得清楚明白,仍然沒有“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樂趣。而如果心裡喜歡,卻不去身體力行,從實踐中感受到愉悅、快樂,那麼這種喜愛也不深刻。 在這裡,“之”不僅是指學習,也指儒家所追求的仁義之道。孔子表面上說的是學習之道,實際上也是在講如何遵循仁之道。對於儒家學說,要了解其內容並不難,但要從內心培養對這種仁道精神的喜愛之情,卻不容易做到,至於要親自去實踐就更難做到了。所以,孔子提出的解決辦法就是要“好之、樂之”,從內心去提高自己的修養,完善自己的品格。所以孔子循循善誘地教導人們,要始終自強不息,追求更高的境界。 管寧是三國時期的學者,字幼安,北海朱虛人,是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齊相管仲的後代,以操守淡泊著稱。他身高八尺,相貌不錯,家裡很窮。他16歲時死了父親,親戚朋友可憐他,贈送了許多財物讓他葬父,可是管寧一文不取,只憑藉自己的真實財力安葬了父親。對一個16歲的少年來說,這是很難得的品質。 東漢末年,政治腐敗,戰亂頻繁。管寧離家遊學,潛心讀書,結交了幾個後來很著名的學友,一個是年長他一歲的平原高唐人華歆字子重,一個叫邴原。三個人很要好,又都很出色,當時的人把他們比成一條龍,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管寧是龍尾。他們最尊敬的大學者是當時著名的陳仲弓,陳仲弓的品德、學識、行為成了他們追求的目標。 管寧性情恬淡,沉默寡言。華歆好動健談,喜歡訪朋會友,善於多方交際,內心深處熱衷於功名利祿。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免不了談古論今,抒發各自的人生抱負。華歆總是喜歡評說古往今來將相王侯的事業和地位,且十分羨慕管寧的家世。管寧則不以為然,談到這種話題時,他總是拍拍書本,又指指屋後的菜地,那意思是:身處亂世,我不能治國安民,只要能夠讀書和勞動,就別無所求了。 龍頭華歆和龍尾管寧之間曾發生過一件著名的絕交事件,後人稱之為“管寧割席”。管寧與華歆經常同坐在一張寬大的蘆席上讀書。門前有時經過坐著豪華車子、身著華麗衣服的大官,後面跟隨著持戈的衛士和騎馬的侍從,前呼後擁,耀武揚威。每到這時,管寧充耳不聞,照舊讀書;華歆就坐不住、沉不住氣了,放下書本,跑到屋外街上,擠進圍觀的人群裡仰視,對達官的威儀艷羨不已。回來後,他也不繼續讀書,而是讚嘆不已地對管寧描繪“軒冕者”高貴堂皇的儀容。管寧勸阻華歆說:“我們是讀書、做學問,不必去仰慕那些高官厚祿的人!” 有一天,門前又行進一列朝廷重臣的車隊。華歆自然又像往常一樣,出門觀看去了。迴轉時,卻大為驚詫:管寧竟用刀子把蘆席割為兩截,自己獨坐一截用心讀書。 華歆不解地問:“幼安,你為什麼要把席子割為兩截,你我不是從來都同坐一席嗎?”管寧緩緩地合上書本,一字一句地說:“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我怎麼能與不是自己朋友的人同坐一席呢?”說罷,管寧背過身去,拿起書本,再也不理會華歆了。管寧的割席,與其說是絕交,不如說是勸誡,希望華歆不要改了求學的初衷。 從此以後,兩個年輕的朋友便分道揚鑣了:管寧潛心讀書,成為德高望重的學問家;華歆卻一頭扎進名利場中,先事孫權,後投曹操,趨炎附勢,不擇手段,為幫助曹氏父子剪除政敵充當打手。華歆曾經帶領五百甲兵入宮捉拿伏皇后。曹丕廢漢獻帝自立時,華歆按劍指著漢獻帝厲聲斥責,並將其趕出京城。後來華歆官拜司寇,終於達到了青雲直上的目的,但是卻一直為世人所不齒。 後來,管寧避居遼東,當地的人感念他的賢德,服從他的教化,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大家和睦共處,安居樂業。管寧回鄉後,魏文帝就下詔封管寧為太中大夫,管寧堅決推辭,說自己老了,實在沒有什麼才能,要求皇帝放過他。可是皇帝偏偏不肯放過他。魏文帝死後,魏明帝又多次徵召他,華歆、王朗、陳群等朝中大臣更是反复地推薦管寧,華歆還提出把自己的太尉之位讓予管寧。管寧呢,則是一律推辭,到死也沒有答應出仕。世人都讚佩管寧的操守,鄙薄華歆之所為。
第50節:淡泊明志:人生不為所累(6) 後人有詩嘆華歆曰:“華歆當日逞兇謀,破壁生將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罵名千載笑龍頭!”管寧在遼東時,常戴白帽,坐臥一樓,足不履地,終身不肯仕魏,又有詩讚管寧曰:“遼東傳有管寧樓,人去樓空名獨留。笑殺子魚貪富貴,豈如白帽自風流。” 殺身成仁,大丈夫之所為 孔子說:“志士仁人,不會苟全生命而損害仁義,而寧肯犧牲生命成全仁義。”仁人君子首先要具有仁的信念,不懈地堅持仁道,並且在困難的時候願意為仁道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即殺身成仁。所以在孔子以後的儒家思想中,人生的價值不在於富貴,也不在於長壽,而在於實行仁德,最終把自己塑造成仁人君子。 這種信念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歷史上許多仁人誌士,都是寧可犧牲,也要捍衛自己的信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不肯為了生命的安全,去做違背仁義的事情,這顯示了一個人的修養和對生命價值的看法。 文天祥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抗元將領,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他從小愛讀歷史上忠臣烈士的傳記,立志要向他們學習。文天祥在南宋政權被元朝推翻之後,費盡心機,千方百計,企圖設法加以挽救南宋。 但是,儘管他帶兵奮力抗敵,南宋軍隊還是被元軍迫退到南方。到了最後,文天祥終於在1278年在廣東再度被元兵俘虜了。被俘後,他依舊堅定不移,拒絕投降。元兵把文天祥送到元將張弘範的大營,張弘範假意獻殷勤,親自給文天祥鬆了綁,文天祥說:“我知道投降你們,不但可以活命,而且可以得到富貴。但是,我寧可丟腦袋,決不變節。” 張弘範知道張世傑平日很敬佩文天祥,就要文天祥寫信給在壓山抵抗的宋朝將領張世傑,進行招降。文天祥冷笑說:“我自己不能救父母,難道會勸別人背叛父母嗎?”於是文天祥便把自己過零丁洋時寫的詩給張弘範看,詩的最後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張弘範看了只好苦笑。 元軍攻下壓山以後,張弘範召集將領,舉行慶功宴會,把文天祥請來。宴會席上,張弘範對文天祥說:“現在宋朝滅亡,丞相已經盡到最後一片忠心了。只要您肯回心轉意,歸順我們大元皇上,還能保您丞相的地位。”文天祥含著眼淚說:“國破家亡,我身為宋朝大臣,沒能夠挽回局勢,死了還有罪孽,怎麼還能貪圖活命呢?” 張弘範一再勸降,沒有結果,只好派人把文天祥押送到大都。文天祥為了表示他對宋朝的堅貞效忠,在押送的途中開始絕食,但絕食八天也沒有死,只好恢復飲食。文天祥被押到大都,元王朝下令把他送到上等的客店裡,用美酒、好菜招待他。過了幾天,元朝丞相派南宋投降官員去勸降。文天祥把他們一頓痛罵,罵得他們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元朝對文天祥勸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馬司衙門,戴上腳鐐手銬。 文天祥在牢房中,寫下了千古傳誦的《正氣歌》。在這首詩裡,他舉了歷史上一些堅持正義、不怕犧牲的忠臣義士的例子,認為這都是正氣的表現。他在詩中寫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然塞蒼冥……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進牢的第三年,河北中山府發生了一場農民起義。起義領袖自稱是宋朝皇室的後代,聚集幾千人馬,號召大家打進大都,救出文丞相。這一來可把元王朝嚇壞了,他們認為如果不殺文天祥,恐怕會鬧出大亂子來。 在再次勸降失敗的情況下,元朝統治者就下令把文天祥處死。在行刑那一天,北風怒號,陰雲密布。京城大都柴市的刑場上,戒備森嚴。市民們聽到文天祥將要就義的消息,都自發集中到柴市來,一下子就聚集了一萬多人。只見文天祥戴著鐐銬,神色從容,來到刑場。他問旁邊的百姓,哪一面是南方。百姓們指給文天祥看了。他朝著正南方向拜了幾拜,端端正正坐了下來,對監斬官說:“我的事結束了。”公元1283年1月,這位47歲的抗元將領壯烈犧牲。他在宋王朝危亡時刻,表現了一身的浩然正氣。文天祥死後,他的衣帶上有篇《贊》說:“孔子說:殺身以成仁。孟子說:捨身而取義。正因為我盡了人生的大義天職,才能達到這般高尚的仁人境地。讀孔孟的書,所學的究竟是什麼?今日為國,就義捐軀,多少可以無愧于心。” 安貧樂道,不義之富貴如浮雲 孔子說:“吃粗糧喝涼水,睡覺時彎著胳膊當枕頭,這裡邊也是有樂趣的。用不正當的方法得到的富足和尊貴,在我看來猶如浮雲一般。” 孔子在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需合於“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雲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於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孔子的這個思想與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堅定意志,給後代追求理想的人們以巨大的鼓舞。 “富貴於我如浮雲”也成為後世知識分子追求理想境界而蔑視榮華富貴的一種宣言。他們蔑視榮華富貴,不是因為他們本能地厭惡舒適生活,而是不肯用理想和人格的代價去換取某種舒適的生活。 孔子主張安貧樂道,並非就是鄙視財富。孔子從未排斥過財富,他肯定追求財富是人的天性:“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但他同時強調獲取財富的正義性:“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被媒體稱為台灣“首富”的郭台銘,他的夫人林淑如病逝,引發了一陣新聞熱潮。一向低調的郭台銘,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現在覺得自己很貧窮!我沒有時間好好陪家人,父親過世前,我人在國外,接到電話趕回來見他最後一面時,他已經沒有回應了。我最快樂的事,就是媽媽親自下碗麵給我吃,我就很滿足、很快樂了。” 他說:“父親是公務人員,他給我很好的身教,教我們安貧樂道,不該我們的就不該去拿,我們家從小到大就沒有自己的房子,沒有沙發,最好的是藤椅,但我們不覺得自己貧窮。”“首富”郭台銘的財富觀和孔子的財富觀十分相同,能吃媽媽下的面就很開心,失去父親覺得自己好貧乏;那麼現在失去自己心愛的牽手,郭台銘“更窮”了。 李嘉誠就十分贊同孔子的財富觀,他認為,財富不能單單用金錢來衡量。內心富有,才能真正擁有財富。 一個人有了衣食住行這個條件之後,應該對社會多一點關懷,或者說義務,或者說責任。 能夠對需要幫助的人貢獻你的所能,這就是你內心的財富。 有人說,李嘉誠有兩個事業。一個是拼命賺錢的事業,名下企業業務遍布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僱員人數約二十二萬名;另一個是不斷花錢的事業,他的投入也足以讓他成為亞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公益慈善家。這兩種與財富打交道的方式和態度就這樣奇妙地統一在了李嘉誠的身上。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富”而不“貴”。真正的“富貴”,是作為社會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錢,讓這個社會更好、更進步、更多的人受到關懷。你的貴是從你的行為而來。因此古人常說,“貴為天子,未必是貴”,“賤如匹夫,不為賤也”。 人總有一天要離開這個世界,當你離開這個世界前,能夠快快樂樂地回想起,這一生雖然人家為我服務了很多,但我也為人家服務了不少,那麼,也就擁有了真真正正的財富。 因此,阿里巴巴總裁馬雲認為,如果一個人腦子裡想的是錢,就永遠不會成功。只有當一個人想著去幫助別人,去為社會創造財富的時候,才能真正成功。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